徐昌贵 邓青松
有这样一件真实的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至今,我记忆犹新,历历在目,颇有感触。
那年深冬的一个上午,天空灰蒙蒙的一片。我在另外一所学校上课,全校都在上课。整个校园显得静谧,只听见某班学生唱歌的声音。忽然,天空飘起了漫天的雪花,纷纷扬扬,越下越大。鹅毛般的雪花从空中飘飘洒洒,蔚为壮观。这是那年的第一场雪,也是那年最大的一场雪。
在教室上课的小家伙们都齐刷刷地望着窗外少见的鹅毛般的大雪,有的站起来,有的趴在窗口,都惊讶不已,啧啧赞叹。课自然是上不成了,干脆就让这些小家伙们欣赏窗外的飞雪吧。我也望着窗外,看着这场久违的不期而遇的瑞雪。其他上课的老师也和我一样无法继续上课了,有的老师索性让学生到操场去看雪玩雪。我也让学生去操场赏雪玩雪。顿时,整个操场沸腾起来了,同学们仰着头,张开双臂拥抱从天而降的雪精灵,小手伸向天空接住飘落的雪花。大片大片的雪花飘洒着,落在同学们的头上、眉毛上和衣服上。一会儿,树上、房顶上就白了。这是一场罕见的预兆丰年的瑞雪,更是一次同学们难得的接触自然、体验寒冬、释放个性的时机。我心里暗暗思忖:感谢上天的赐予,感谢自然的馈赠,感谢这个雪花飘舞的寒冬。
一会儿,就那么短暂的一会儿,还不到半小时吧,雪渐渐地小了、小了,最终停止了,天空依旧灰蒙蒙的一片。同学们的欢闹声渐渐悄无声息,校园也恢复了上课时的宁静。
飘舞的雪花才停,同学们的欢呼声刚刚静下来,一场来自学校的对教师的追查却开始了。学校认为,没有经过请示,教师擅自停课,让学生到外面看雪,违反教学常规。遂以“违反教学常规”为由,坚持追查让学生出教室赏雪玩雪的老师,并予以处罚。
笔者从教多年,以为,教师停下课来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操场看雪玩雪,无可厚非。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一切新奇的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生在南方的人对下雪格外好奇和欣喜,就是成人也不例外。我倒觉得,那些让学生到外面看雪玩雪的老师,理解学生的心理和天性,顺应天时,因时制宜,具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学生热爱自然、喜欢新奇,教师应遵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适时地让学生走出教室,亲近自然。可以想象,学生在赏雪玩雪之际,拥抱了自然,展开了笑颜,纯洁了心灵,陶冶了情操,丰富了校园生活,给童年也增添了一抹值得回忆的色彩,这也是难得的极好的写作素材。下大雪、又是一年中第一场大雪,学生的心思、注意力早就转移,不在课堂上了,教师不顾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墨守成规,硬生生地把学生关在教室里上课,学校还追查“不守规矩”的教师,我以为,这是缺乏明智的,这是对学生天性的压抑、好奇心的抑制,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也有悖于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原则。在大力提倡“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今天,我们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否有待反思和进一步改善呢?
难忘那场鹅毛般的大雪,难忘那次飞雪中欢腾雀跃的场景,更希望教育工作者和各位看官从那场鹅毛般的大雪和欢腾雀跃的场面中受到启迪,领悟育人的真谛,获得管理的智慧。
(作者系张家界崇实小学南校教师)
编后:在大力提倡“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今天,我们教育学生管理学生的方式方法,是否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是否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去要求、教育和管理学生?教育方法管理模式是否过多的束缚、主观与成人化?这些问题无疑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反思深思并改进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