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楚嫔
春节前夕,人们都在忙着置办年货。俗话说“年年有余”,因此鱼就成为春节家家饭桌上必备的菜肴。
那天,寒风乍起,气温骤降。清晨,我和奶奶去买鱼。出门的时候,我们是全副保暖武装迈出大门的。凛冽的寒风袭来,我感到寒气砭骨。
此时,早市已是熙熙攘攘,叫卖声此起彼伏。我们找到了鱼摊,卖鱼的是一对中年夫妇,他们面前摆着装着各种鱼的大塑料盆,盆子的边缘结满了冰渣子。
妻子中等个子,头戴一顶毛线织成的粉色帽子,把高领毛衣拉起来遮住嘴;她的鼻子、颧骨已冻得通红;身上穿着一件老式格子棉衣,戴着大红色袖套,腰里扎着一个破旧的腰包。她手上没有戴手套,一边给顾客拿着裝鱼的袋子,一边微笑招呼着顾客。丈夫正蹲在一片水污的地上收拾着鱼,他比较清瘦,头发蓬乱。左手戴着一个红色橡皮手套,右手为方便干活而裸着。
“我要条鲤鱼。”奶奶说。只见他手伸进盆子里捞出一条,问“怎么样?”奶奶点了点头。于是他飞快地将鱼仍在地上,左手按鱼,右手拿起手中的棒子朝鱼头上一敲,顺势用右手把秤上的水一抹,放上鱼,快速地说:“十八块五,给十八就行。”随后,他快速地刮去鱼鳞,用小刀向鱼腹切了一刀,麻利地掏出鱼的内脏,转身在旁边的盆里一涮。这时,妻子已经敏捷地装好鱼,递给奶奶。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前后不到一分钟。
在他收拾鱼的过程中,我观察到他裸露的右手,沾满了水,被冰冷的水浸过之后冻得红肿,上面还有着大小不均的血口子,有的结了血痂,有的渗出了血。看到这些,我的心里隐隐作痛,他们太不容易了。当接过袋子时,我不禁说了声“谢谢”。没想到他们看着我愣住了,随即夫妇俩人脸上露出了笑容。
茫茫人海中,他们只是一对平凡普通的夫妻,最容易被人们忘记,却笑脸面对生活,将苦与累深藏在心中。他们每天从早到晚,周而复始,辛勤操劳。
我想,尊重这些靠自己双手艰辛劳作的人们吧,是他们给我们的幸福生活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他们是我们这个城市不可缺少的人。也许我们温暖的话语,一个尊重的表情,一个小小的举动,就是送给他们的最温暖的回报。是啊,我们要心存感激,善待他们。
(作者系永定区官坪中学八年级167班学生 指导老师:杨冬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