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19年01月29日

转文

(上接1版)

在广东,别人打工是挣钱,顾庆明打工是倒贴钱。他看到雕花师傅工资高,便决定学木头雕花。一个中专生学雕花,一些人都笑顾庆明学的知识都学到牛屁股眼里去了。顾庆明没有理他们,他向姨父借了一千元,来到东莞市跟一位雕花师傅当学徒,每月向师傅交250元拜师学艺费。勤学苦练四个月后,顾庆明就出师了,并且在广东浩邦家俱厂找到一份木头雕花的工作,月工资500元。

在浩邦家俱厂干了近一年,顾庆明跳了槽,来到深圳市首富电子有限公司当了一名品管员,月工资800元。在这里,顾庆明一干就是四年,从IQC、IPQC到QC、QA,顾庆明一步步升任品管科长,月工资3000元,并参与公司品质专案管理等工作。四年的品管员和品管科长经历,顾庆明学到了不少企业的管理经验,他那颗不安份的心又开始跳动了

给我一份信任,我要当老板

顾庆明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在改革开放的广东,每天都有许多厂房建设,许多企业注册成立开工,也有一些企业生意冷清而申请破产。市场是一双无形的手,每天都在上演市场经济发展的轻喜剧。

中专毕业有着桑植人勤奋、坚韧和大胆品质的顾庆明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2004年12月,顾庆明和妻子用打工积攒的20万元注册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深圳市金泳钢材有限公司,在深圳福永租用了一间60平米的店面,小两口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刚起步,资金有限,他不敢请太多员工,许多业务都是自己干,早上五点多就到佛山拉货,晚上十一点把货拉回来,再卸货、赶货,常常一忙就是一个通宵。没有吊机,钢板都是靠人工抬;没有加工车间,就找块空地搭个棚,哪儿需要就往哪儿挪。深圳三十八九度的高温天里,顾庆明带着三五名员工汗流颊背地干着活,像是有使不完的劲。

如果说创业之初的顾庆明拼的是吃苦耐劳的韧性,那么,让他站稳脚跟的则是有口皆碑的诚信。一次,一个叫李伯的客户在收下顾庆明送的一批货后,便打电话叫儿子把货款转给顾庆明的公司。几天后,李伯忘了这回事,把送货单据交给儿媳,又让儿媳给顾庆明的公司转了一次账。细心的小两口在查账的时候,发现有两笔相同金额的货款,马上打电话核实,确定是付重后,便将这笔几万元的货款给对方退了回去。还有一次,顾庆明给一个客户送货,过磅的时候,对方师傅看错了磅上的数字,多算了几吨货,结账时财务也按照师傅看错的数字给付了。但回来后,小两口发现对方给付的货款与送货前过磅的重量对不上,在核算清楚后,坚持把多付的近两万元货款给退了回去。

“其实在当时,对于起步之初的公司来说,几万块钱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足够我们周转好一段时间。”顾庆明坦言,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做生意嘛,就应该讲诚信,不是我的就不该拿。”

顾庆明的诚信还体现在他的言出必行上——与客户约定今天交货,就决不会拖到明天。靠着良好的信誉和口碑,顾庆明赢得了越来越多客户的信任,订单也随之而来。就这样,顾庆明掘到了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

有人说,选择了创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从第一步开始,辛酸和欣慰便注定成为旅途上的伴侣。经过几年打拼,顾庆明公司的业务越来越多。2006年,顾庆明租用了2000平方米的厂房,将厂房从沙井镇迁到福永镇,员工由开始的3人增加到50人,业务也由起初的钢材销售扩大到光板(精版)加工、大型龙门铁、大型龙门磨、铝版精磨、大型CNC加工中心等项目。

难舍一种情怀,我要回报家乡

在创业这条路上,顾庆明一步一步走得坚定踏实。

从2006年到2015年,顾庆明又先后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对设备进行六次升级。2006年,公司增设光板(精版)加工项目,2009年增加大立锯/数控等设备,2011年通过环保批复,2012年增设加工(大型龙门加工)中心部门,2012年通过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2015年申请通过TS16949……创新带动了企业快速发展,市场推动顾庆明通过钢材加工,不断完善钢材销售、钢材服务等产业链,很快,顾庆明的公司由一家变成三家,员工也增加到64人。

2015年9月,顾庆明又将厂房迁到沙井上星西部工业区,并投资600万购买大型设备,加大对钢材生产加工的创新,面向国内外市场,为自动化设备生产自动化机械产品。如今,顾庆明的公司厂房面积达3000多平米,合作客户已逾千家,月销售额逾7000万。

创业成功的顾庆明,没有忘记自己的根,没有忘记仍然贫困的父老乡亲。他多次安排家乡人到自己的公司就业,在他的三个公司64名员工中,桑植籍员工就有40人。当年跟随他创业的几个老乡,到现在依然跟随着他。在家乡人的眼里,顾庆明是个重情义、肯帮忙的老板,大伙儿有个急事难事都愿意跟他说,在厂里打工赚了钱的乡亲回老家盖房子缺点钱,顾庆明也会二话不说替他垫上。食堂里常备的腊肉、香肠等家乡菜,让老家人即使远在千里之外的异地他乡,也依然能感受到来自家乡的温情。

在老乡圈子里,顾庆明的热心肠更是有口皆碑。一次,他听老乡说一个在广东打工的桑植老乡生了病,交不起医药费,尽管素不相识,他依然毫不犹豫地送了一笔钱过去,帮助那位老乡渡过难关。正是基于这种对家乡的深厚情感,顾庆明在数年前开始接触到家乡商会的时候,便积极主动参与商会的工作,并逐步成为商会的主要力量。2016年,他被推选为商会常务副会长。

“作为常务副会长,他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用广东省湖南桑植商会会长甄有名的话说,顾庆明就是“正能量”的化身,“不管是老家人有困难,还是家乡扶贫、商会活动,他总是慷慨解囊、踊跃参与,不计得失。”

如今,跟着顾庆明出来的老乡都已经在老家盖上了房子。顾庆明很欣慰。能够尽一己之力回报桑梓、造福乡亲,让他感觉很踏实。未来,他计划通过3-5年的努力,完成企业的全自动化生产,并将厂房面积扩大到4500平米,帮助更多的乡亲圆小康梦。

--> 2019-01-29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12328.html 1 转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