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易善任 万毅
2018年12月25日,我市举行对接中国“500强”企业集中签约仪式,7个签约项目总投资达183亿元。这是我市近年来签约中国500强企业金额最多的一次。此次签约,为我市2018“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高质量发展写下了厚重一笔,亦标志着我市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取得重要成果。
2018年,我市围绕“对标提质旅游强市”战略,积极对接省“五个100”项目,扎实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力实施“52151”行动计划,走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招商引资、人才强市之路。全年铺排对应省“五个100”项目143个,项目总投资957.45亿元。这些项目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巨大引擎,在新时代的征途上阔步前行。
发力
产业项目建设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抓手,省委将2018年确定为“产业项目建设年”。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市委市政府大力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把“五个100”项目作为头条工程来抓。
第一时间,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张家界市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落实省“五个100”项目实施方案》、《推动科技创新常态化实施方案》等4个实施方案的意见,明确了全市产业项目建设的工作要求、保障措施和组织领导。出台了《张家界市2018年重点建设项目目标任务分解方案》。
“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张家界篇章,产业项目建设首当其冲。全市上下要集中精力抓产业,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真正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产业项目上。”市委书记虢正贵对我市“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定下基调,强调以精准的要求做好这两项重点工作,激发全市上下在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等方面的积极性,以产业项目建设推动张家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推进产业项目建设,虢正贵每个月都要深入项目建设现场调研,2018年11月28日至29日,他率所有市级领导、各区县党政负责人和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全市4个区县和高新区15个重点项目集中检阅。他多次带队走出去招商引资,为产业项目建设、招商项目签约落地解决相关问题;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革安多次召集涉产业项目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专题研究我市产业项目建设,敲定我市产业项目建设“52151”行动计划,明确了工作目标、时间进度、责任单位、联系领导。
同时,比照省里模式,建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为总召集人、常务副市长、分管工业的副市长为第二、三召集人,市委办、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市发改委等近30个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制度,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2018年以来,市领导联点帮扶53个重大产业项目,他们现场调研督查80余次,召开现场办公会、专题协调会40余次,解难题30多个。
根据“52151”行动计划,我市对应省“五个100”项目共143个,列入省“五个100”项目11个,其中,产业项目4个,科技创新项目1个,产品创新项目1个,招商引资项目5个(500强企业),引进创新人才项目1个。
奔跑
近年来,我市的产业项目建设一直在“奔跑”。
进入2018年,随着我市产业项目建设年“52151”行动计划确定,项目建设大提速:西线旅游建设竣工并开门纳客,大庸古城项目建设热火朝天,韩国特色商业街紧锣密鼓,桃花溪谷项目进入最后冲刺,康美·大德酿造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丝路荷花国际文化旅游城成功落地……
“产业项目建设是一项需要定力、耐力的工作。要突出加强产业链建设,力争在旅游商品、生物医药、旅游文创等领域取得突破,形成特色产业链。”虢正贵在调研我市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时如此表示。2018年以来,我市在重大产业、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招商引资、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成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
2018年7月10日上午,我市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张家界高新区举行。当天,涵盖农产品深加工、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工程机械、物联物流等领域的康美·大德酿造(张家界)产业园、张家界久瑞健康植物资源高效综合利用产业基地等12个重大产业项目同时开工,总投资15.8亿元,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5亿元。
市政协副主席、市发改委主任邓师煌介绍,各大企业纷纷抢滩张家界,这主要得益于我市对产业项目建设年的高度重视。2018年,市委市政府鼓励园区产业项目建设、支持产业项目科技创新、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人才发展工程、加大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建立了市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项目)制度、加强考核,让产业项目建设大踏步向前奔跑。
同时,在“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中,我市积极推行“最多跑一次”等放管服改革,精简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积极推行“最多跑一次”服务模式,建立招商引资项目代办机构,提升政务服务质量。2018年,我市省“五个100”项目,没有一个项目因办理相关手续或因用地等问题而受影响;组织召开产业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协调解决产业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一年来,共召开会议76次,将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推进情况纳入市委市政府督查计划及全市绩效考核范畴,实行“一季一调度、半年一督查、全年一考核”。
硕果
将产业项目建设放在“一把手”“头条”地位,上下一心,快马加鞭奔跑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道。2018年,我市“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成效显著,硕果累累。
2018年以来,我市扎实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扩大改革开放。全年参加、举办各类招商推介活动70余次,先后接洽了100余家中国500强企,已履约重大招商项目34个,总签约金额达763.87亿元。
“促服务,重宣传,抓签约,强落地,这是我市产业项目建设快速发展的几个关键点。”邓师煌表示,以优质、超前、高效的服务能力,做到招商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竣工、竣工项目抓投产。在项目宣传上,在各级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我市产业项目建设情况,一年来,在省级以上媒体共宣传报道102篇(次),其中在国家级媒体上稿5篇(次),省级媒体上稿97篇(次),为我市产业项目建设营造了良好氛围。
2018年,我市53个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85.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2%。4个项目竣工投产,19个项目已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其中,列入省“五个100”项目由市发改委牵头的4个产业项目共完成投资16.07亿元,完成年计划14亿元的114.79%,西线旅游项目(被评为省重大产业项目先进单位)于2018年6月9日开门纳客,新增就业岗位500多个,新增年产值近2亿元。
同时,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招商引资、创新人才引进等项目亦取得显著成绩。20个科技创新项目完成投资1.7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8%,20个项目已全部开工,新申请和授权专利7件(省“五个100”项目);10个产品创新项目完成投资2.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7%,新开工项目3个,占年度计划的30%。仙踪林公司年产50万盒乌风蛇油精等4个项目竣工投产;全市共签约重大招商引资项目50个(含框架协议)总投资额1155.19亿元,其中签约500强项目5个,超额完成省定任务,签约投资总额78.06亿元。康美药业集团首次落户湖南;引进科技创新人才10人(含1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条件人员)。
“2019年省委决定继续实施项目建设年,我市将从关键环节着手突破,力争取得更多丰硕成果。”虢正贵表示,今年我市要加大“一区三园”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以高质量的张家界实践实现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