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倩
“有一个难得的德语口译工作,你要不要试一试?”蒋老师平时对我关照许多,有不错的锻炼和学习机会,常常第一时间想到我。刚结束张家界丝绸之路商贸会议志愿者工作的我有些犹豫——德语虽是我本科所学专业,但毕竟已经不如英语般印象深刻。担心不能胜任这份工作,我婉拒了。
“年轻人应勇于尝试,把握机遇。”蒋老师语重心长,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支持。我也下定决心,克服不安,充分准备,迎接挑战,开始了为期两天的翻译陪同之旅。
第一天清晨,市翻译协会的熊老师早早便将我接去了外宾所在的酒店。昨晚了解了行程后,我提前来到酒店餐厅等待市领导以及外宾的到来。
不久,我便见到了此次工作中的领导和嘉宾——市政府欧副市长、多位领导以及两对外宾科勒夫妇和米勒夫妇。在短暂的介绍后,各位领导及外宾开始享用早餐,这是我工作的正式开始。席间,欧副市长热情地为外宾介绍了张家界的历史与发展。在前几日,我提前查阅了许多关于张家界的资料,当天的翻译也得心应手了许多。但毕竟是为市领导做翻译,心中还是会感到些许压力,我时刻提醒自己保持高度思想集中,保持沉着冷静的心态,理解双方原文内容,用平稳流畅的语言为双方传词达意。
享用完早餐后,迎来了第一天工作的重头戏——参观张家界著名的旅游景点张家界大峡谷以及武陵源景区,而我在这一部分的工作就是陪同市领导及外宾进行旅游参观,并为外宾介绍张家界的美景。旅游景点的翻译看似是一个简单的任务,然而完成起来却并不轻松。首先要做到对旅游景点了如指掌,光会机械地介绍旅游景点是万万不可取的。
我认为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译者,文化内涵尤为重要。在翻译行业,如果说良好的专业素养是硬性要求,那深厚的文化底蕴则是必不可缺的内在修养。我深知要做好翻译工作,就需要将景点介绍与张家界的风俗习惯、历史传承相结合,争取在介绍景点的同时,让外宾对张家界的风土人情有更深刻的了解。例如天子山景区——明初,土家族首领向大坤曾在此揭竿起义,自号向王天子,因此许多景点的命名都与此有密切的联系。于是我在介绍天子山时,便加上了这段背景,几位外宾听了茅塞顿开,对源远流长的张家界历史赞不绝口。在前往景点的大巴上,为了展示张家界的风土人情,我们的当地导游还唱起来当地的民歌,我便将歌词翻译给外宾听,他们都表示歌词非常有趣,并且希望能学一首民歌回去给他们的朋友表演。由此可见,许多外宾对于张家界的人文历史等非常感兴趣,这也对我们译者在文化素养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天则是这次行程中最关键的一天,是市领导与各集团领导以及几位外宾的会议讨论。会议上,由中德可再生合作中心执行主任陶主任作为两位外宾的主要翻译,陶主任在德国学习工作了几十年,其语言翻译能力让我为之惊叹,短短两天,我便在陶主任身上学习到了关于翻译的许多知识。而我则作为第二翻译,负责记录双方的谈话内容。第一次参加如此正式的商务会谈,心中既是十分激动,同时对即将要翻译的内容也有些许担忧。毕竟商务会谈与随从翻译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翻译,随从翻译所翻译的内容较为生活化,大多为日常用语。然而商务会谈却是极为正式的对话,虽然使用的单词和短语都会较为简短和精确,但其中会夹杂许多的专业词汇以及专业术语。因此,我特意在之前做了许多与商务会谈翻译有关的功课,提前了解了会谈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在网上搜集了许多与能源环保有关的专业词汇。会议期间,我还了解到了许多张家界以及德国的能源环保现状以及展望。总之,这场会议使我受益匪浅,不仅为日后的商贸会谈翻译工作奠定了基础,也让我对其他领域的翻译工作有了信心。
曾经,外语语言对我来说只是一门学科,一张试卷,一个分数。但在几年来的积累和学习中,我逐渐领悟到语言是一门讲话的艺术——说什么,对谁说,怎么说,需要反复钻研和研究。感谢在翻译学习的这条路上遇到了许多贵人,感谢前辈们的教诲,让我珍惜紧握每一个机会。
我依旧是翻译学科上的一个初学者,只是步履中多了一份从容和自信,添了些许执着与坚定。
(作者系吉首大学张家界外国语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