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武陵源近年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答案一定是城市面貌、环境和品质的华丽转身。这些年,项目建设领舞城市发展,一个个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其发展速度之快,变化之大,让置身于街头巷尾的市民倍感自豪。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武陵源区委、区政府坚持大规划、大投入,不断推进城市建设,扩大城市规模、增强承载功能、改善人居环境,让这座风景如画的小城在新时期焕发了新活力。
民生项目打造精品
武陵源区地处武陵山脉余脉,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实现居民聚居生活区与自然核心风景区的完美融合,2016年,武陵源区将天马路改建与绿化工程(喻家嘴公园)列为全区重点工程建设。该项目属中大型市政道路桥梁绿化综合体工程,是武陵路东段改扩建工程继续东延。道路部分系通往武陵源索溪峪镇岩门新区的一条重要城市主干道,全长2193m,路幅宽度26.00m,双向四车道。同步建设一个包括绿化面积22708㎡、自行车道及硬质铺装面积16539㎡的滨河风光带,场地内设置三个卫生间,一个篮球场,一个5人制足球场,5个休闲广场。
该项目的竣工为武陵源区居民和中外游客提供了文化、娱乐、健身、休憩的场所,有效提升了居民幸福指数,是武陵源区打造出的兼具观赏、游憩、生态、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化城市公园,先后被评为“2016年度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优良工地”、“2017上半年湖南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2017下半年湖南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2017年度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优良工地”、“2018年度湖南省优质工程”等奖项。2018年11月,荣获2017-2018年度湖南省建设工程“芙蓉奖”,系湖南省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方面的最高奖。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近年来,武陵源以改变城市窗口形象为重点,强化城市功能布局,狠抓交通路网建设,在原有基础上,高标准建设了公园、小区、酒店等基础设施。近五年来,先后拉通了军邸路、宝峰路、武陵路东段;完成了包括武陵大道、未央路、玉泉路等在内的城区道路“白改黑”工程;高云大桥、宝峰大桥、岩门大桥建成通车,岩门新区路网正在加速建设;高云公园、高云大桥桥头公园、喻家嘴公园等一批高品质公园的建设开放;教师村宿舍、岩门商贸城、岩门小区、高云小区、施家落小区、文丰棚户区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通过近年来的建设发展,城市三纵五横的道路网络体系已经形成,功能布局基本完善,实现了“内联外接、节点畅通、提质升级、面貌改造”的目标。宾馆酒店提质升级步伐加快,京武铂尔曼、盛美达、青和锦江、专家村、纳百利、圣多明歌等一批高档酒店相继建成营业,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对外旅游形象大幅提升。截至2018年,全区常住人口增长到6.18万,城市建成面积329万平方米,城镇化率达59.55%,每年吸引国内外上千万游客来此旅游观光。
城市宜居品质提升
一方面,污水治理效果显著。截至2018年,武陵源有污水管网56公里,城区污水收集率达100%,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索溪峪污水处理厂总污水处理能力为2.6×104m3/d,锣鼓塔污水处理厂总污水处理能力为3000m3/d。同时,加强管网维护管理,日常对城区56公里污水管网每周不少于两次进行巡查,2018年例行管网巡查80多次,完成管网抢修20多处,及时处理了排水投诉,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截至2017年底,上级共下达2254户农村危房改造指标,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完成投资3717.97万元,其中区级政府配套资金918.5万元,竣工率100%,入住率100%。老百姓居住条件与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安全生产领跑全市
近年来,武陵源区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创建,确保了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的长久稳定。武陵源区建筑行业安全生产事故连续多年零发生,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在全市质量安全评比中排名第一。
近五年来,武陵源区共有建设工程项目88个,总建筑面积约95.77万平方米,工程总造价160686.89万元,其中政府投资项目造价88909.61万元、社会投资项目造价71777.28万元。已竣工项目68个,其中政府项目49个,社会投资项目19个,竣工总面积达67.01万平方米。通过对竣工项目组织验收,一次性合格率达100%。
一项项重点工程如火如荼,一个个城建项目落地生根,一件件惠民实事温暖人心……今天的武陵源市民,正享受着城市建设带来的喜人变化。
成绩耀眼,成果喜人,在建设发展的路上,武陵源区动力十足、越干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