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19年01月03日

踏雪天门山

□陈桂绒

2018年的第一场大雪,终于来了。大雪纷纷扬扬,刷爆了各自的朋友圈。而一个朋友上天门山拍下得奇丽雪景,再次勾起我上天门山赏雪的念想。

上天门山必坐索道缆车。天门山索道线路斜长7455米,是世界上最长的索道,它以张家界市中心的城市花园为起点,直达天门山顶的原始空中花园,其间落差1518米。缆车拖着我们一行五人,依山势,起起伏伏向天门山挺近。地面的建筑物渐渐小了,稀了。仰望天门山,山头在蒸腾的云雾间时隐时现,虚无缥缈。

山高了,陡了,刀削斧劈般。眼前突现,一条银白色的飘带,曲曲折折,在那绝壁处不见踪迹,而在另一处,又乍现。这就是传说中通往天门山顶的盘山公路吗?

起雾了。缆车悬在空中。起始还能隐隐约约看到山体的模糊轮廓,一眨眼功夫,那浮世的繁华在眼前全部隐遁消失,世界只剩下一片苍茫的白和一个孤独的我。

半个小时后,我们终到达天门山顶。

好一个晶莹透亮的世界!极目处,是炫丽的白,刺目的亮。所有的植被完全被厚厚的冰雪覆盖。树,站立雪中,岿然,寂静。那裹着厚厚冰雪树枝,以千爪万指的神姿,向四周张扬。树叶,藏在雪花里,蜷缩着,在风中打着颤。一朵朵,似梨花、似白梅、似银菊,缀满枝头,晶莹剔透,漂亮极了!

我们迫不及待套上防滑鞋套,从东线出发,意气风发,踏雪天门山!

此时,天门山是热闹的。赏雪的人,来来往往,川流不息。雪地上,玉树下,道路旁,到处是拍照留影的人。天门山又是冷寂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皑皑白雪压山,除了游人的惊呼欢笑,不见一头走兽,不闻一声鸟鸣。

地面结冰,很滑。我们小心翼翼的行走着。眼前是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天空是白的,地面是白的,峭壁是白的,深谷仙雾是白的,衬得我们的脸也白晃晃的。我们一路拍照,或仰卧雪地,或拥抱玉树,或抚摸琼枝,极展妍态,无比欢喜。途径珙桐区、盘景石区、天门翻水、北俯视等景点。北俯视是一条横空修起的坡斜栈道,下是万丈深谷。栈道两侧虽有护身栏杆,但地面太滑,目视深谷又让人战兢不已,所以我们在栈道上匆忙留了几个影,便改弦易辙。

没想到,走西线是一条更惊险的路!

天门山是一四周绝壁的台地山原地貌。西线道路是一条人工凿于悬崖绝壁之上的悬空栈道。栈道不宽,仅供两人并排而行。我依着里壁,小心踩踏着地面,生怕一不留神,飚出栈道之外。目视足底那万丈峭壁和深谷,几乎惊掉了我的心脏!走完这一段路程,第一次真正体验到什么是“害怕”和“恐慌”!其实,站在栈道之上目睹城市的远景,仙雾蒸腾的山谷,和姿态万千满坡满岭的冰凌花,又何尝不是一场视觉盛宴?

战战兢兢走完这条惊险、刺激又漫长的栈道,眼前突现一片“迷宫石林”,冰雪覆盖了部分石林。只见林中,石芽丛生,造型各异,之间缝隙迂回曲折,宛如神奇妙手故布异阵。相传,此地为鬼谷子盘兵之所,鬼谷仙师以石芽排练成演武大阵,培养出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孙膑与庞涓。

下午三点多,感觉体力不支。遇一路人,说前方不远处,最多十来分钟路程,便可到达天门山寺。经不住路人一劝,我们重整旗鼓,踩着雪地,踏向天门山寺。据资料记载,天门山寺始建于明朝,衰颓于民国。2009年天门山寺在原址上得以重建,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采用清代官式风格,由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藏经阁、法堂等建筑构成。天门山寺自建寺以来,信士众多,香火鼎盛。

冷风飕飕,日影西斜,香客稀疏,天门寺逐渐冷清下来。忽闻寺前石塔的雪地上传来一箫声,此乃《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箫声如怨、如诉、如悲泣,道尽了红楼一梦肠肝断的凄凉。

禁不住箫声撩拨,天门山竟肃静起来…… 那经冰雪雕塑的峭壁、树木、古藤、青岩,在我的眼里也一一肃穆起来,晶莹剔透……

这是在江南,我们看到最美的一处雪景!

--> 2019-01-03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11313.html 1 踏雪天门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