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18年12月29日

旧楼换新颜 忧居变宜居

——武陵源区棚户改造深入人心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武陵源区委书记朱用文现场调研刘家里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

武陵源区委副书记、区长郑小胡查看宝峰路西侧棚户区综合整治项目规划图

已经完成棚户区综合整治的环溪路。

本报记者 王姣

新修的柏油路上不时有车辆穿行,新翻修的居民楼错落有致,门前的人行道上干净整洁……12月17日,记者走进武陵源区军地坪街道宝峰路居委会环溪路,这个昔日脏乱差的棚户区已是脱胎换骨。宝峰路居委会主任施光平说:“之前这里只有一条供人过的小路,路边都是些低矮的平房,两边乱搭乱建的棚子挨挨挤挤都快见不着天了,哪里有如今的模样啊!”

2018年,武陵源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棚户区改造作为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民心工程、发展工程,全力攻坚“资金、征拆、监管”三大难题,举全区之力坚决打赢棚户区改造这场硬仗,逐渐摸索出一条“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干部服务”的好路子,让棚户区居民感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满满当当的获得感。

■政府来主导,“办不成”变为“办大事”

2015年,武陵源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一炮而红”,也让武陵源区尝到了棚户区改造的甜头。但是,随着张家界努力打造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进程,对核心景区所在地武陵源区的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新时代发展的步伐,群众对生活居住环境也有新的期盼。“游客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事,就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武陵源区委书记朱用文如是说。

以大干求大变。2016年开始,武陵源区进行了新一轮的谋划,决定对宝峰路西侧、黄龙路刘家里等片区棚户区进行综合整治。随后,武陵源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区委副书记、区长郑小胡多次带队到省住建厅对接汇报争取项目。2018年,武陵源区城镇改造任务达到2790户,成为全市任务数最多的区县;争取改造项目资金1.2亿元。

棚户区改造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好事,也是难事。如何将这个好事办好,将这个难事办成?

“书记专门到我家里来开会,把政策都讲的清清楚楚,那我也就放心了。”家住桂花路社区的居民黄阿姨至今还很清楚的记得区委书记朱用文到家里来宣讲政策时的情景。自棚户区改造项目启动以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房管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多次深入棚户区居民家中走访,宣讲政策、收集意见,这种“家访式”的动员方式打动了很多居民。

认真听取每一户棚改居民的反馈意见,积极作出回应,耐心向他们解释相关政策,想办法协调好,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把棚改动员工作做到群众的心里。武陵源区房管分局工作人员李锦说:“每天的日常就是入户了解情况、讲解政策。有时候一天要入户一二十家,一户至少得去四五次,有的人家去十几次。”

怎么改?改成什么效果?项目的规划设计是棚户区改造的关键,也是棚改对象关心的重点。武陵源区高度重视棚户区改造的规划设计,坚持由政府统一出资,统一规划设计,并聘请专业设计公司进行项目设计,每周五进行房屋翻修规划设计审批,努力将棚户区改造打造成精品示范工程。

棚户区的改造不是一项单一的工作,牵涉到住建、规划、房管、电力街道、社区等各个单位,武陵源区始终坚持区委、区政府宏观掌控,各级各部门协调配合,最大程度聚集部门合力;区委书记朱用文、区长郑小胡多次深入棚改项目现场指导,项目指挥部副指挥长杨勇、杨春云坚持每周一调度项目进展,现场协调研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关问题及困难。

合全区之力,聚全区之智,“办不成”的难事再也不难。

■实惠看得见,“要我改”成了“我要改”

55岁的张文广在环溪路上经营一家大维酒店,几个月前,他是宝峰路西侧片区棚户区改造最大的反对者。最近,他却正忙着自家酒店的风貌改造。他说:“之前对政策了解的不清楚,感觉政府没有从我们的角度考虑。现在,居委会的干部来给我解释了很多次,政府把路给我们修好了,人行道也铺好了,甚至连我们门口的 台阶和门槛都给我们修好了,我也是心服口服!” (下转7版)

--> 2018-12-29 ——武陵源区棚户改造深入人心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11193.html 1 旧楼换新颜 忧居变宜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