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18年12月22日

新时代,新农民,新思想

——杉木桥镇农民思想教育工作综述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虢正贵(中)考察杉木桥镇万家坡生态养猪场

慈利县委书记邱初开检查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杉木桥镇新时代党员群众讲习所遍地开花

本报记者 吴献党 通讯员 钟欣洵

杉木桥是慈利县历史上有名的商贾重镇,也是全县公认的社情民意较为复杂的乡镇,群众民主意识和维权意识强,好诉,逞强好胜,有道是”杉木桥上得了谷,不打官司就修屋”便是生动的写照。然而,近几年来,杉木桥镇党委政府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加强农民思想教育工作,提升了农民素质,大家团结一心,助力脱贫攻坚,红红火火奔小康。2017年6月,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黄关春到该镇视察,评价该镇农民思想教育工作做得好,肯定了由群众自发组织的镇联防大队群防群治的工作模式;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郭天保来到该镇考察和调研,也高度肯定了该镇农民思想教育工作的成功做法。

因势利导,建立健全农民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机制

“培养一批新时代农民,提高他们的素质,确实能助力脱贫攻坚和全镇各项工作的开展”。杉木桥镇党委书记覃道武告诉记者:“自2016年4月新一届镇党委换届时,我们就敲定了农民思想教育工作新思路,把‘提升形象、稳镇睦民’作为新一届党委抓农民思想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和立足点”。

近几年来,该镇每季度镇党委研究一次全镇农民思想教育工作、每半年督查一次、每年度讲评一次 。将各村(居)农民思想教育工作的成效纳入对村级工作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该镇建立了农民思想教育工作新机制。为加强党对农民思想教育的领导,镇党委明确每个联村干部为全镇19个村(居)农民思想教育总责任人,负责本村(居)的所有思想教育工作内容。各村(居)又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让每个村支两委干部负责一个片区的思想教育工作,每逢国家、省、市、县党代会,“两会”精神传达之时、大政方针出台之时,镇党委都为各级责任人统一政策理论宣讲稿,做到每一次的政策理论解读不跑题,不走样。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了每个干部身上,使这项以往被基层干部视为“软任务”的工作变成了一项非完成不可的“硬指标”。该镇明确了提升农民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新水准。严格基层干部理论学习制度,通过镇党委中心组学习、网络学习、专题辅导、座谈讨论、党组织书记轮训及邀请专家、学者来镇县授课、组织召开“凝心聚力,开放奋起”、“学习廖俊波优秀事迹”等专题讨论会等形式,转变了基层干部思想观念,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加强农村思想建设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顺势而为,加强农民思想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做好农民思想教育工作,必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筑牢意识形态之魂。该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积极利用宣传栏、电子屏、路标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马塔村制作了12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标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镇关工委牵头举办了杉木桥镇“讲故事、育新人”活动,杉木桥籍5名学生现场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弘扬了社会正能量。镇党委组织全镇各基层党组织召开学习“廖俊波先进事迹”座谈会,党员干部广泛讨论,谈感受、表决心。举办“讲好杉木桥故事”摄影大赛,增强群众爱家乡、建家乡的自发感。把培育人民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鼓励群众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乱贴等不文明现象。强化政策理论学习,确保坚定四个自信。政策理论教育是农民思想教育的核心。各村(居)通过召开党员、组长、村民代表大会,学习传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市委全会、县“两会”、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精神。成立由联村干部和县、镇两级党代表组成的宣讲团,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巡回宣讲。两年来,该镇先后召开传达学习会议200余次,十九大精神宣讲38次。通过“平安杉木”微信公众平台,同步转发习近平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省扶

贫开发领导小组2018年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及时更新镇党委政府贯彻执行上级决策部署的工作动态。该平台关注人数已达3000余人,仅去年一年共发布政务信息177期,成为创办质量高、影响范围广、群众评价好的农民思想教育主阵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群众自信心。开展传统文化进农村活动,组织文化志愿者到马塔村、战马村宣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镇民信幼儿园举办了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艺演出,用歌舞表演的形式,培养了群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感悟了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将优秀传统文化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教育引导精准扶贫户克服等靠要思想,传承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逐步消除精神贫困。

趁势而上,突出农民思想教育工作的时代性

做好农民思想教育工作,必须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典型,以典型示范带动是杉木桥镇农民思想教育工作的一大特色。该镇党委政府紧扣时代主题,发现、挖掘、培育先进典型,广泛宣传典型,以弘扬社会正气,推动全镇工作,先后举办了“贤达老人”、“最美婆婆”、“最佳孝媳”、“文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今年“五·四”青年节,由镇团委牵头组织围绕爱岗敬业、创业致富等十个类别,评选出杉木桥镇首届“青年标兵”。原市中院副院长、退休老干部卓志厚同志长期以来致力于镇关工委工作,去年底被评为全县首届“感动慈利”人物;全国劳模、上海文莱中学柴本胜老师20年如一日,为解决家乡寒门学子后顾之忧积极组织社会募捐、回报家乡,为广大群众树立了榜样。积极创建精神文化生活。目前,全镇已有21支广场舞队伍,14名广场舞老师。2017年,举办了第一届“世纪新城杯”广场舞比赛,294人参赛,是全县规模最大的一次乡镇广场舞比赛;农家书屋、“村村响”实现了全覆盖;赵家铺、月亮山、沅坪、风垭、东街、尖角等6个村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其中西街居委会是全县13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开展“名、优、特、新”农产品规模发展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及蔬菜、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累计达到5次,每次授课一星期。去年,共开设3个劳动力技能培训班,对130名农民传授创业技能和餐饮知识,增强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能力。印发“至全镇父老乡亲的一封信”和邀请县交警大队、县安监局专家学者来镇讲授“安全驾驶、安全生产”的专业知识、提升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

--> 2018-12-22 ——杉木桥镇农民思想教育工作综述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10265.html 1 新时代,新农民,新思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