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18年12月03日

不二门,净化灵魂的天堂

张宪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县城有个不二门,很漂亮,却很少有机会去。直到去年我在县城工作后,跟不二门接触才逐渐多起来。站在不二门的门口,我寻望被树木掩盖下的静谧,一道绿色的隧道呈现于眼前,通向未知的岁月,通向梦的一端。

山势较为陡峭逼仄的不二门,绿树成荫,樟树、枫杨树、槐树,静静长在斜坡或崖壁上,有种静美,有种洒脱,有种孤独,有种自由。

不二门,是我在县城工作后,去的最多的地方。每次去,都可以听见鸟的鸣叫,叽叽喳喳的,但又很少看见鸟的踪影,可能是树叶太浓密。去不二门,都在傍晚,清晨我没去过。不去我也知道,肯定会有鸟叫,晨雾肯定会披在鸟的身上。我见过的鸟很多,能叫出名字的鸟,很少。在不二门,我见过最多的鸟,就是白鹭。白鹭的生活,是较规律的,停歇在崖壁的树丫上,或在河边石块上,或在河面上飞翔,掀起一丝涟漪。日子惬意无比。

不二门,是个扁平的峡谷,两侧是山,山不算高。中间一条河,叫永顺河。河穿城而过后,流到不二门,算是城的下游。河边有两条路,一条小路,一条大路,都沿河而修,随河起伏。不二门植被保存完好。在不二门做个隐居者,应该相当不错。基本生活,可以自给自足,有房子,有菜地,有山泉。每天扛把锄头种点蔬菜,或背靠一棵大树看看闲书,喧嚣与浮躁是很难进来的。不二门,有好几处清泉,但没见过水田。如果有水田的话,种上一点稻谷,再放点泥鳅、鳝鱼、稻花鱼,想吃的时候,下田去抓,管它冬天还是夏天,傍晚还是清晨。闲暇时,邀上几个朋友,坐在田坎上,把裤腿挽得老高,吸烟、喝茶,甚至放着响屁,也无所谓。然后看着对面山上的云,看着云落在稻田里的倩影,看着稻花鱼吃稻花吃云。再待到夜晚,看着稻花鱼从肚里吐出来的云,酿成一弯浅浅的月光。

我是个山里的孩子,按理说应该讨厌山。而我,却喜欢在山里走。每次回到寨上,我都会去山里瞎走,没有什么目的性。累了,一屁股坐在地上,即便弄了一身泥巴,母亲也不会骂。在不二门,在大路上走,在林荫下走,在人群中走。有时踩着人影走,有时踩着月光与路灯走,有时踩着孤独与彷徨走。

我走得有些慢。有些行人,折返走两趟,我一趟还没走穿头。我走得慢,不是天生的。一走进不二门,我的腿就不由自主地慢下来。像永顺河的河水,一流到不二门的入口,就温柔了一样,可能是在等自己的灵魂,可能是想捡到他人漂亮的灵魂。

我每次走在不二门的路上,都会碰见一个骑自行车的人,光着膀子,把衣服搭在肩上。自行车上,装了一个喇叭,一路高歌。有一些老人在跳广场舞,声音也很大。偶尔还会有人练唢呐。这些声音与不二门有点不和谐。有时会有路人说,吵死了。其实,我也感觉吵,只是把想说的话,腐化在肚子里了。我一直认为,在不二门,除了风声、雨声、溪水声、鸟叫声等自然之声外,其他的声音都应该谢绝入内。

傍晚来不二门散步的人,很多。我没事了,也来走。我租的房子靠近车路,车辆多且吵得很。待在宿舍,还不如找个耳根清净的地方。为此,走不二门,是首选,也是最佳的选择。

流到不二门的空气,很是湿润。风吹在身上,有润润的感觉。长在路旁的杂草很茂盛,翠绿翠绿的。夏夜,会有好多萤火虫,在草丛里一闪一闪的。也有夜钓的,也有划船撒网捕鱼的。捕鱼的船很小,在大大的夜空之下,在安静的河水之上,像从树上飘零的一片叶子,悠然典雅。我每次去不二门,从没看清过船主,只见小船在黄昏里挪动。倒是这条小船,一直停靠在河边,听着远去纤夫的呐喊。整个河面上,只有这么一条船,小船停靠在岸边,是孤单的,是寂寞的。

在不二门有好几条通往山里的路。我走过一次,走到半途就没走了。我走的那次,刚刚下过雨,路上还很湿滑,叶脉上还有雨珠在滑落。路很窄很陡,并排两个人走,都走不下。去时,又是一个傍晚。天昏暗着,树木遮着小路,路面也暗着。小路两侧的树,高大笔直,把路遮得严严实实,好像要遮住雨点的落地,阳光的落地。小路上,随处可见青苔,青苔爬过时光,爬过月光,爬上路旁的岩石,爬到老树的树根上或更高的枝丫上,一直爬到我的眼眸之上。还有一些藤蔓,盘在路上,或树丫上,对天空仰望,对大地俯瞰。上山的路,绝大多数都是石板路,石板被岁月的手,抚摸得光滑如玉。即便是偶尔一小段的泥巴路,也是很光滑的。

那次在不二门七转八转,还没走多远,天就暗了。我喜欢在山里走,但在山里走夜路,还是有些胆怯。这胆怯,不是怕鬼,是怕迷路,怕绕来绕去。山里没有灯,漆黑漆黑的,被虫蛇咬伤,有些得不偿失。我便在一块凸起的石块旁止步,折返下山。我是个路痴,下次再去,能否找到这块石块,心里是一点底都没有的。

其实有时,我走在不二门,倒想去了解一下不二门的人文。可我书读得少,就连永顺原来叫溪州,都是才知道的。说出来真有些丢人现眼。但也是事实。记得有次,有个朋友跟我说,她在不二门寺庙吃斋饭。我问她,跑到寺庙吃斋饭,体验生活?她说,是观音菩萨生。我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习俗。不过,类似这样的习俗,我是有想了解的想法,一是给生活增点色彩,二是可给人生增点厚度。

像我在新疆当兵时,老有人问我,湘西赶尸的事。说实话,在我认知的世界里,我只听过湘西赶尸这四个字,而湘西赶尸这个事,却无从说起。倘若当时,我知道湘西赶尸这个事,给他们说说来龙去脉,一来可以掩饰我腹中无货,二来可以推介一下大湘西,多好多美的事,却被我搁置了。所以,从那时起,我就对遗落在湘西大山深处的风俗,有了想去了解的想法。我去了解,不刻意,不盲目,遵循内心,遵循自然。

我爬过好多地方的山。山都是清静的,安静的。只是人的到来,让山不再宁静。现今好多人,借山而居,借水而住。在山里大建民宿,民宿好像已成当下一种生活态度。在我观念中,建民宿也好,建别墅也摆,遵循自然就好,不乱打搅山的宁静就好。这是我鼠目短浅的个人想法,跟风月无关,跟他人无关。

我到县城工作,是一个深秋,现在是初冬。我搬着指头一算,刚好走过不二门的四季。不二门的春,是安静的,像长在乡野的菊花,纯洁;不二门的夏,是安静的,像我小时候放过的黄牛,憨厚;不二门的秋,是安静的,像夜里筛落的星星,简单;不二门的冬,是安静的,像我小时候背过的课文,自然。

去不二门走路,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每周都会去,甚至有时一天会去一两次。有时是走路,有时是坐在不二门入口的石椅上,听听鸟儿的鸣叫,还有自己跳动的心,看看脚下流动的河流,还有在河里漂洗的星星、月亮和每个行人的灵魂。

--> 2018-12-03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8721.html 1 不二门,净化灵魂的天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