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18年11月20日

写好“绿色文章” 尽展“生态画卷”

(紧接1版①)据了解,慈利县出台了《慈利县生猪养殖业污染治理规划》,对全县畜禽养殖污染进行全面整治,完成生猪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的划定,已功能性拆除养殖栏舍41579平方米,转迁畜禽12355头;5家规模养殖场完成治污设施配套工程。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场关乎民生的硬仗,必须决心坚定、行动有力,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近年来,慈利县扎实推进中央环境保护督查反馈问题整改,不断织密环境监管铁网,不断压实责任,层层签订责任状,动真格、出实招,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不手软、不姑息,严厉惩治,对不作为、慢作为加强问责、追责毫不留情。2017年至今,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9件,处罚金额165.2万元;行政拘留案件移送9件拘留10人,刑事拘留案件移送1件拘留14人;先后问责29人,其中约谈23人次,诫勉谈话2人,纪律处分4人。

“我们都知道,有些环境问题是多年来的‘病根’,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解决的,但是我们看到了党委政府的决心,心里自然就放心了。”零溪镇村民张某讲述家门口的溪流慢慢变清的过程,他说:“随着环境整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村民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现在环境质量越来越好了。”

严的作风,实的举措,有力地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环保执法的强大震慑力,正在日益显现。

筑牢绿色屏障 “变”出金山银山

慈利自然资源丰富,上个世纪末,这里的镍钼矿重金属就已经在开采,由于开采时间长、区域广,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被国家环保部列入138个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区域之一,同时,也是全省28个重金属污染县之一。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重金属污染整治工作,2011年以来,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以及县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环境保护工作,并成立了重金属污染防治委员会、重金属污染整治和企业整合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出台《慈利县镍钼矿开采加工区重金属污染“十二五”综合防治实施方案》《慈利县镍钼矿开采区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15-2017)》《慈利县镍钼矿开采区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估及对策》等,举全县之力,对矿区进行综合整治。

“十二五”以来,慈利县共完成大浒矿区采矿废渣整治工程建设四期,完成总投资8880万元,第五期开工在即,总投资1100万元。相继完成了大浒镍钼矿区尾矿集中处理场工程、白竹峪镍钼矿区重金属尾矿集中整治工程等6个整治项目。7年综合整治,慈利县镍钼矿区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成绩斐然,共安全处置镍钼矿废渣213.85万方,治理30余处大型废渣堆置场,恢复植被面积29.6万平方米,实现重金属消减量11445.2kg,建成废水处理站3座,日处理废水2100立方米。监测数据显示,2016-2018年镍元素指标相较于2013-2014年之前已大幅度下降,镍的年均浓度值从2012年的0.225mg/L下降至2017年的0.041mg/L,下降幅度高达83.9%;最高值从2012年的0.868mg/L下降到2017年的0.093mg/L。

经济转型升级,生态才能持续改善。慈利县坚决摈弃损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打好去产能、调结构、增效益的“组合拳”,推动资源大县走绿色发展之路。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关闭非煤矿山59家;关停再生纸厂和废旧塑料加工厂26家;关闭搬迁县城区污染严重企业30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冰雪世界、生安赛特、中兴泰电子产业园等一大批高科技、高产出、低污染、低能耗项目相继落户慈利。积极发展生态旅游,2017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人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55%。广泛倡导绿色生活,县城建成燃气管网185公里,发展用户2.15万户,清洁能源使用率达90%......

2017年,慈利签约重点项目25个,合同金额176.6亿元,增长116.7%。招商引资的漂亮成绩单,成为慈利跨越发展的巨大动力。今年1—9月,全县GDP实现130.3亿元,同比增长6.1%。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86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0.0亿元,同比增长6.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2.4亿元,同比增长6.6%。

如今的慈利,不仅青山绿水常在,更崛起一座座“金山银山”,收获一波波环境红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美慈利已按下“快进键”,山水相望的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城市建设新征程正在脚下铺展。

--> 2018-11-20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8138.html 1 写好“绿色文章” 尽展“生态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