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18年11月20日

格局篇之十五

成功的喜悦 也是一种垃圾(一)

成功的喜悦也是一种垃圾?从某种意义上说,没错。写下这样一个标题,也许会引发一些不服气。今天的话题就扯远一点,我们不妨就从李自成和毛泽东说起。

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他“马踏幽燕、定鼎京城”,其领导起义军摧毁了腐朽的明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农民起义政权“大顺朝”。但是山海关一战,李自成败给了吴三桂和清军联军,从此一蹶不振,直至最后败亡。

那么问题来了:李自成究竟是败给了谁?败给了努尔哈赤的八旗子弟?败给了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亦或是败给了缅念古国的前明遗民?都不是,这位把历史的天空搅得天翻地覆的李闯王之所以最后功亏一篑,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败给了成功的喜悦。

在毛泽东的心中,李自成是一个英雄人物,更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照着他成长,照着他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乘车从西柏坡前往北平。在路上,毛泽东兴奋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着回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以史为鉴,决不当李自成,这是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包括他自己敲击的警钟。

那么问题又来了:毛泽东究竟是担心什么?担心的是蒋介石集团负隅顽抗后的反扑?担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虎视眈眈?还是担心北部的苏联“老大哥”的釜底抽薪?都不是,这位同样把历史的天空搅得天翻地覆的战略家,之所以最后缔造了一个至今美英法俄都不敢小觑的中华强国,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战胜了成功的喜悦。

在进入北京城之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大顺朝的天下已定,吴三桂十有八九会投降,江南一片也会传檄而定,几乎所有的人都只看到胜利,看不到失败和危机。在这“成功的喜悦”笼罩下,大顺军队进城纪律迅速败坏,抢占民房,掠夺财物,强奸妇女......可以说已经变成了一群土匪。此举造成大顺政权迅速的失去了民心。且对已经投降的明朝官员严刑拷打,逼迫他们交出自家的财产。此举在士大夫当中影响特别不好,他们感觉所谓的大顺军只是流贼,永远不可能成大气候的。所以,最终仅仅做了四十二天皇帝就被吴三桂引而入关的如潮水般汹涌而下的清军高出了北京城,最终又回归“流寇”状态,也就不足为奇了。故曰“成功的喜悦”废了李闯王“一世的武功”,毫不为过。

那么毛泽东呢?中国革命即将胜利的前夜,毛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思想。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同志的“两个务必”思想,是对中国革命成败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充分展示了毛泽东作为一名伟大政治家所具有的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毛泽东担心的是什么?是“成功的喜悦”废了共产党人“一世的武功”。

读史明理,读史明智。这些历史事实对于我们孩子的成长意义不言而喻,对于我们家庭教育的借鉴意义同样是不可或缺。关于这一点,我们下一期《育人笔记》专栏会继续探讨。

--> 2018-11-20 李炳华 格局篇之十五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8132.html 1 成功的喜悦 也是一种垃圾(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