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18年11月20日

慈利:

写好“绿色文章” 尽展“生态画卷”

吴娟 张贵辉 周仪

秋冬时节,溇水流域,碧波荡漾,岸绿景美。

就在2017年,溇水流域江垭水库段还密布网箱,高密度的养殖和不规范的饵料投放,致使溇水流域水质不断下降。从2017年6月开始,慈利县启动江垭水库网箱拆除退养工作,拆除网箱面积63211平方米;拆除抬网534口;拆除拦网2处,71211平方米;拆除定置张网6处,240863平方米。现在,整个溇水流域宛如一块无瑕的绿宝石,镶嵌在青山之间。

溇水流域的改变,正是慈利县砥砺奋进、不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之路上的鲜明注脚。

推进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综合推进污染防治、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密织环境监管铁网……近年来,慈利县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战略为统揽,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抓紧抓实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写下了一篇篇可圈可点的“绿色文章”。

如今,行走在广袤的慈利大地,满眼尽是动人的“生态画卷”。

大力防治污染 “亮”出碧水蓝天

“要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做好柳林砂厂复垦复绿工作,坚决做到现场不复垦不复绿不撤兵,工作不完成不休息,验收不合格不散队!”这是慈利县铁腕治砂行动中的一幕。

慈利地处溇、澧水交汇处,曾经,蜿蜒流淌、风光旖旎的河道,一度沦为非法采砂的重灾区。疯狂盗采致使河流改道,耕地被毁,生态环境破坏,安全事故频发。高峰期,慈利县辖区内的挖砂船116艘,运砂船259艘,总吨位达4500余吨。

“要坚决刹住非法采砂行为,还群众碧水蓝天!”慈利县成立了全面取缔河道采砂指挥部,县委书记为指挥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为常务副指挥长,按照2012年砂石资源拍卖的7个标段,成立了以职能部门、乡镇政府负责人为成员的7个整治工作组,每组明确由1名县委常委,1名副县长共2名县级领导带队,依照“分标段,包任务;分乡镇,保落实”的原则,全县一盘棋,部门联动,区块推进,下大气力开展涉砂设备设施撤除工作。

通过整治,以前擅自建设的泊位已经被拆除,砂石堆也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开阔、平整的河边绿地,原先的地形地貌也慢慢开始得到恢复。自2017年4月开始,全县河道采砂已全面关停,全县11个砂石生态复垦复绿工作全面完成,共计完成复垦复绿面积2万多平米,复垦9200平米。

实际上,这只是该县综合推进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的一个缩影。

拆除燃煤锅炉,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关闭搬迁污染严重的企业,建燃气管网、污水处理厂及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在工业方面,不让一个污染企业藏身;在农业方面,不让一个破坏环境产业容身;在旅游方面,把生态作为最大的“卖点”精心维护,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将生态资源作为慈利最宝贵的财富。数据显示,2017年,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7天,优良天数比例84.1%,空气质量优良率较上年明显上升。今年1-9月,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43天,空气质量优良率89%,PM2.5、PM10平均浓度与2017年同期相比下降16.3%和19.8%。

推进问题整改 “交”出绿色答卷

“慈利县零溪镇二斗岗村的一条小溪受上游一家养猪场影响,溪水呈黑色完全不能使用......”

在接到中央环保督查信访转办件后,慈利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县畜牧水产局、县环保局、零溪镇等单位成立专项调查组赶赴现场,核实群众反映的问题,并制定了整改措施。 (下转8版①)

--> 2018-11-20 慈利: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8088.html 1 写好“绿色文章” 尽展“生态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