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18年11月10日

两副担子一肩挑

——市规划局烽火村三台山村驻村帮扶纪实 本报记者 彭华伟 通讯员 丁祖平

烽火村优质稻米基地

市委副书记刘绍建(中)、市规划局党组书记张进成(右)、永定区规划局局长刘树协(左)一起研究三台村的扶贫工作。

新修的烽火村村部。

三台山村村民准备栽种黄桃苗。

自2015年以来,市规划局先后在烽火村、三台山村开展扶贫帮扶工作,两副担子一件挑,共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使烽火、三台山两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逐渐走出贫困,迈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

■立足村情,制定脱贫帮扶规划

烽火村位于永定区沅古坪镇西部,距市城区约50公里,下辖12个村民小组,453户,1649人,行政区域面积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95亩。全村自然条件较好,水源充足,土质好,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老百姓种养习惯好,但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交通落后,产业发展单一,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台山村位于永定区沅古坪镇东南部,离集镇12公里,距市城区62公里,行政区域面积16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908亩,林地面积13758亩。全村辖18个村民小组,474户,1446人,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中心村,主要经济收入为水稻种植、蔬菜种植、小型养殖以及劳务输出所得,年人均收入3500左右。

烽火、三台山两个村作为市委副书记刘绍建的联系点,市规划局党组高度重视,把驻村帮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对待,狠抓落实,成立了驻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队。由局党组书记张进成担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和二级机构负责人为成员;工作队由局党组书记张进成任队长,副调研员刘树协担任常务副队长,另安排3名熟悉农村工作和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队员和两村第一书记,从领导力量、工作力量和经费投入上给予了重点保障。

在深入调研摸底掌握村情民意、分析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立足村情,坚持项目到村、措施到户,制定了《烽火村2015-2017年驻村帮扶规划》,《烽火村2015-2030年村庄规划》;三台山村不仅制定了三年帮扶工作规划,还组织编制了《三台山村旅游乡村规划(2017—2030)》,提出把三台山村打造成国家级传统村落,建设全市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的目标。

■加大投入,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烽火村三年多来基础设施投入达到1511.5万元。首先是兴修水利,投资367万元对烽火河提及河坝进行治理建设,对烽火村吉家峪组的国土进行整治,完成了谢家埠组600米的排洪渠,保证家家户户通自来水;兴建谢家埠2000多米的自来水主水管及陈家溪组、干溪弯组等8个组的人畜引水工程,受益人数达1300多人。要想富,先修路,几年来共为烽火村投入815万元,完成了6米宽2公里长的村主干道建设,杨家湾、朱家塔等9个组8.7公里的道路建设工程;特别是在黄社堰组建了一座烽火桥,结束了该组一遇涨水就无法通行的历史,打通了烽火通往谢家垭的交通动脉。由于原有线路老化,工作队引入资金212.1万元,对村里的电路进行改造,新增4台变压器。为了建设美丽乡村,投资255.4万元修建650平方米的村部及文体娱活动广场;对村里42户民房进行改造,进行了垃圾治理,聘请了2名保洁人员;安装了48盏太阳能路灯,实现了全村宽带通信全覆盖。

三台山村自工作队2017年进驻以来,按照三年工作规划逐步推进,完成了一系列实事:一是投入845万元,拓宽改造4.1公里村主干道和12.5公里村组道路;新修便民桥2座、特色风雨桥1座。二是投入500多万元,完成了村部和养老院建设,完善了公共服务平台和乡村旅游接待场所;完成危房改造17户,易地扶贫搬迁14户。三是投入200多万元,通过以奖代投完成全村水池水窖建设,实施自来水入户工程。四是通网,争取邮政专项资金,实现了425户宽带网络全覆盖;完成农村电网改造,新增和扩容加变压器共7台。五是整容,实施了“四旁”(村旁、宅旁、水旁、路旁)植树绿化工程,以及清洁庭院、清洁水源、清洁家园行动,实现垃圾不出户,污水不下河,加快三台山美丽乡村建设。

■政策引导,建设农村支柱产业

烽火村始终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了产业奖补政策,近三年投入产业扶持资金达67万元,选定了黑山猪、黑山羊、土鸡、七星椒、优质稻、黄豆、烟叶、稻虾共作等产业发展项目。对上述项目按不同标准分别实施奖励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目前已形成种养大户63户,黑山猪养殖达600多头,养土鸡8000多只,黑山羊652只。种植蔬菜350亩,优质稻150亩,黄豆350亩,烟叶230亩,特色种植草芥咖啡豆50亩,稻虾共作示范基地80亩,年产值可达600多万元。该村成立了3家散养黑山猪专业合作社和散养土鸡专业合作社,成立了果园蔬菜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吸收社员100多名,打出了黑山猪、土鸡和无公害蔬菜品牌,产品远销长沙马王堆,常德桥南等知名市场。

三台山村确定了产业发展项目。根据三台山村地形、土质、环境、气候等特点,确定了优质水稻、黄豆、黄桃、花椒、七星椒、猕猴桃、湘西黄牛、黑山猪、黑山羊、土鸡、养蜂酿酒、光伏发电等产业发展项目。目前已形成养鸡500只以上的大户10户,养牛10头以上的大户2户,猕猴桃大户1户、面积50亩,养蜂10桶以上大户20多户,实施了一亩园经济,种植黄桃820亩。为了调动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由规划局出资,对种植黄豆、花椒、七星椒、弥猴桃等的农户,分别给予奖励。还成立了黄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实现种苗、生产指导、销售一体化。由工作队牵线,与张家界湘润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黄桃收购协议,由该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实行保护价回收销售。同时,发展村集体经济,投资约110万元,成立光伏发电公司,完成90千瓦光伏发电站建设实现并网发电;稳定小溪林场生产性投入;利用小溪、红花两个水库发展淡水鱼养殖;与张家界老八区公司合作,建设腊货加工厂。

■结对帮扶,确保两村整体脱贫

在基本保障方面,烽火村认真落实好扶贫政策,尽量围绕贫困户“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提供服务。组织烽火村干溪弯组7户地址灾害店内得农户实施整体搬迁,对全村29户危房户进行危房改造。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实施阳光助学工程,对贫困家庭特别困难的在校学生给予一定补助。其中,义务教育在校学生,每人每年给予1000元的生活费补助,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每人每年给予2000元的生活费补助。对考入高职以上的大学贫困新生一次性给予5000元的入学资助。烽火村驻村帮扶前2014年人均收入为2015元,驻村帮扶后2017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500元,预计2018年人均纯收入可达5500元。

三台山村全面落实“两个责任”,抓好“五个一批”政策落实。按照全市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会议要求,对三台山村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摸排,删除贫困户13户31人,新增8户28人,整户调整减少31人 ,纳入87人。2018年动态调整后建档立卡贫困户128户493人 。两年来,市规划局多次开展干部结对帮扶活动,全局72名干部职工参与,每人每月下村入户不少于1次,三年已送去产业引导和慰问资金近30万元,帮助解决住房、就医、就学、生产技术等问题300多个,为确保整村脱贫、全部摘掉贫困帽子打下了坚实基础。

--> 2018-11-10 ——市规划局烽火村三台山村驻村帮扶纪实 本报记者 彭华伟 通讯员 丁祖平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7804.html 1 两副担子一肩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