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龚艳 王妍
11月8日,记者节。
慈利县零阳镇岩洛村,沐浴在秋雨中。海拔1034米的山峰上,一座高达70米的发射塔直插云霄。
这里是慈利太平山电视调频转播台驻地。工作人员5名,他们的任务是,向大山中的群众负责中央一套、七套、湖南卫视电视节目的微波传输,同时负责调频广播中国之声、湖南交通频道。像这样的电视调频转播台,我市还有一碗水市微波总站、桑植王家界调频台、武陵源三角垭调频台三座。
这是张家界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加快推进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建设任务的一部分。为了让张家界群众听好广播、看好电视,众多广电人默默无闻地坚守在第一线,日复一日,将自己站立成了风景。
“三项工程”深受基层组织和群众好评
2015年5月,为了提升全省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水平,省政府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广播“村村响”、农村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户户通”和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三项工程建设。
在张家界,慈利县曾是我市获的全省首批广播“村村响”工程的试点县,其率先在岩泊渡、东岳观、赵家岗等3个乡镇铺开的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如今成为学习的样本。
10月29日,当记者来到赵家岗土家族乡时,映入眼帘的是群山中零零散散分布的房子,而这些房子旁安装着数个高音喇叭。技术人员介绍,山区和集镇采用的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喇叭,之所以采用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喇叭,是考虑到高音喇叭在空旷的山区更方便让人听见,而集镇人流量大,为防止高音扰民,就选择了低音喇叭。
住在高山上的76岁的唐先登是“村村响”“户户通”和“无线数字化覆盖”三项工程建设的受益者。他告诉记者,以前到村里开个会,往往要徒步近半小时才能赶到集会地点。现在,在家门口坐着就能听见广播里播放的紧急通知等内容,通过电视就能看到各种新闻资讯。
在永定区教字垭镇,文化站站长覃基球告诉记者,自从“三项工程”建成后,不仅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当地政府的行政效率,政府工作人员不用再一家一户地发通知、手册,相关政策内容可通过广播等信息平台直接发布。
永定区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熊辉介绍,三项工程建成后,尤其是“村村响”为基层开展工作带来了众多方便,比如可以设置专栏播发“三农”服务信息,指挥调度烟叶生产、动物防疫、森林防火、抗洪抢险、抗旱救灾等工作,并发布各类预警应急信息。
据了解,自2015年5月启动“三项工程”建设之后,我市将广电“村村响”“户户通”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强化责任分解,推进工程实施。目前,全市两区两县都已完成三项工程建设任务,全市广播电视覆盖率已达99%,全市完成78个乡镇1004个行政村完成“村村响”工程建设任务、“户户通”工程建设任务54600户(其中永定区20042户,武陵源区334户,慈利县17280户,桑植县16944户),在全市广袤的土地上,正通过有线、卫星接收和中央数字无线工程传输,确保着千家万户看好电视、听好广播。
广播影视事业实现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对于“三项工程”建设任务在我市得到快速推进,业内人士认为归根于精心规划和资金筹保障方面。
建设过程中,我市根据省里统一安全部署,按照“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可行、保证长效”的原则,精心规划,编制“村村响”建设方案,县、乡、村三级均建前端,三级联动,可管可控,并与山洪地质灾害防洪预警广播系统整合。
在资金保障上,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户户通”接收设备,除了中央财政已明确每户补助100元,省级财政补助40元,不足部分采取区县财政适当配套补助和受益农户自愿出资购买的办法筹措,“村村响”建设资金由政府兜底安排。区县政府主管部门均设立了工程建设经费专户,加强资金使用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同时,切实加强“村村响”后续管理维护,慈利县将管理维护资金纳入了财政预算,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管理维护工作经费,其他区县也组织了相应资金,做好系统的维护工作,确保村村响、长期响、优质响。
“三项工程”建设任务是我市广播电视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广播影视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市现有广播电视台3个、电视调频转播台4座、自办电视节目4套、自办广播节目1套,全年共播出广播节目5010小时、播出电视节目28840小时,其中广告节目3610小时、自制节目9625小时;实现了市里两套电视节目的高清化播出,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9%,无线广播综合覆盖率87.5%,有线电视用户20.6141万户。
加强宣传管理,确保舆论导向正确
全市各媒体紧扣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不断推进节目创新,努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重大主题报道、重大活动报道和突发事件报道不断创新:
市广播电视台全面规范了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报道,建立了新闻头条制。全市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和专题节目播出量都有较大增长,涌现出一批优秀新闻专题节目;
市广播电视台推出的“新春走基层”“我们的春节”等节目声势较大、影响面广、反响强烈的宣传任务。开设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六城同创你我同行》等专栏,启动了《新时代热点话题谈心录2018》《污染防治2018夏季攻势》等大型主题宣传,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同时,还积极做好通联和对外宣传工作,在省以上广电媒体上稿较去年同期明显增长。
加强管理,让群众共享广播电视发展成果
为了更好地促进广播影视事业和产业的发展,让老百姓听好广播、看好电视,在人民群众心中播下善的种子,传递正能量,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广播电视行业的管理。
成立了广播电视监听监看中心,建立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责任制和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值班值守和应急演练,完善信号传输网络,全市广播电视实现安全播出“零事故”。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信号频率频道管理工作上,坚持从严开展传媒机构管理,进行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检查和高清电视建设情况调查,严格进行无线电频率频道核查和复审工作,进一步规范频率频道管理,禁止违规频率频道播出。
在问题广告的管理工作上,认真贯彻落实《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开展了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行动,对内容虚假违法、夸大宣传的医疗药品等广告认真进行清理整顿,加强了医疗资讯广告管理,在总量控制、播出时间、广告内容、广告形式等方面进一步规范,问题广告大为减少。
为了给老百姓营造一个更好、更安全的文化环境,我市开展多项集中整治行动,收缴擅自设立地面卫星设施设备23件,让黑广播、小片网没有生存空间。
……
广播电视事业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的张家界广播电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作出了积极贡献。进入新时代的张家界广播电视事业,必将以更多的精品力作,创新对外宣传,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向世界展现了真实、立体、全面的张家界!
(本版图片由慈利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