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②)
完成进村石牌坊、两座风雨桥、两个休息亭子的建设。设计有杨家坪特色的路灯和各类标识牌,电线杆化身巨型毛笔,打谷机也成了导游图,让公益设施都有了趣味。完成杨家坪土家农耕文化广场和农耕文化走廊建设,建设张家界首个村史馆,向外界展示杨家坪村的深厚农耕文化。整治建设了禾田居生态蔬菜公园,蔬菜与花卉苗木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昔日的晒谷场改造成了今日的李家院子,民居、杏树、石桌、亭子、石板路完美地组合成庭院,随手一拍都是一张漂亮的风景照。
量化管理 激发全村活力
“维护村里的人居环境、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改善村民精神面貌,相较于村容等硬件改造,更考验驻村帮扶工作队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驻村第一书记李冰介绍说,“帮扶工作就像一个人掉进了池塘,岸上的人只能帮忙拉一把手,如果掉下去的人自己不使劲,是很难提上来的。”
为了引导全体村民投入到村寨建设,驻村帮扶工作队创造性地把银行管理理念导入到村部的管理,成立杨家坪村“美丽先锋模范银行”。构建以先锋模范币动态存扣,并按累计币值享受物质和精神分红机制,村民以家庭为单位实行一月一存扣,一月一公示,年终集中兑现分红派息。把环境卫生工作作为“美丽先锋模范银行”重要内容,每月在村内开展一次卫生评比,按照打分细则对每家每户的环境卫生进行现场打分,分值高于90分的家庭加5个先锋模范币,分值低于80分的家庭扣5个先锋模范币。违反村规民约的将被扣币。同时,在全村广泛开展 “最美婆婆”“最美媳妇”“最美庭院示范户”“最美环境卫生组”“最美乡风文明组”等评比活动,引导农户做好改善人居环境工作。
好的人居环境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更需要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来支撑。驻村帮扶工作队积极组织群众开展各类活动,其中文化夜市活动成了杨家坪村文化活动的一个招牌。村里成立打溜子队、唢呐队、花灯队、舞狮队、划拳队、山歌队、广场舞队等10支各类文化表演队伍,在农闲时节邀请各专业老师对各文化表演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对节目进行编排,每周五、周六晚固定在村农耕文化广场开展活动,对参加村民实行有奖积分制,每人次积1分,积分每月可到村部兑换各种生活用品。在妇女节、儿童节、建党节、建军节、重阳节、春节等节日广泛举办各类主题活动,既有趣味又有积分奖励,村民积极踊跃参与活动。在这一系列活动带动下,干群关系、邻里关系、家庭关系全面改善,杨家坪的凝聚力空前增强。村风民风和社会治安环境好,无非法宗教活动,无重大刑事案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没有聚众赌博和买卖地下“六合彩”等社会治安案件发生。
凝心聚力 科学管理出成效
驻村帮扶工作队把组织建设、脱贫攻坚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全面加强以支部书记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建设,建立健全了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议事会、计生协会和治调委员会等村级组织,做到职责明确、制度完善、管理民主。全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党员抓环境卫生工作进行设岗定责并进行积分管理。出台了《杨家坪村不合格党员硬十条》,对党员实行一月一积分,加强不合格党员处置力度,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每个党员联系2—3户困难群众,帮助宣传政策、指导生产、促进致富。
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和党小组活动重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成立党员义工队,所有党员每月坚持穿统一的义工红马甲,在村内公共卫生区域开展各种环境整治活动。创新村务党务公开方式,建设智慧杨家坪项目,在全村各主要交通路口设立电子显示屏三块,每天滚动播放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内容和进行各类宣传,接受群众监督。
成立“新时代党员群众学习会”,村里购置了便携式投影仪,精心制作各类PPT,每月27日至28日固定在全村各村民小组广泛开展宣教学习活动。约定规范教化群众,制定《杨家坪村训》《杨家坪村规民约》,在遵纪守法、团结邻里、文明兴村、移风易俗、诚实孝善、讲究卫生、爱护公物、热心公益等十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和约定。
强化产业带动,发展村级扶贫产业、农户家庭产业和集体经济。参与协合菜葛产业,引进和田居蔬菜基地、大闸蟹养殖基地。实施集体经济项目5个,每年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在10万元以上。
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以来,整合各种资源,着力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于2016年底,经省市区验收,成功实现整村脱贫退出。现在的杨家坪村已获得张家界市“生态村”、张家界市“文明村镇”、张家界市“十佳乡村旅游区(点)”、湖南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湖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众多荣誉称号。
如今的杨家坪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正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潮流中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