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转思维,找“出路”
通路、通水、农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山村巨变。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唐洁亦在寻找脱贫产业路径。
当时,全镇仅龙潭坪片的农户在烟叶产业发展上尝到甜头,如何在全镇把产业兴起来、给贫困户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脱贫致富新路子,是唐洁急需解决的难题。
烟叶有政策收购机制保护,不愁销路,但发展规模受制于政策调控。如在全镇推广烟叶产业,行不通。只有转变思维,开拓创新,多产业齐头并进,方能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半年的调查走访,唐洁对全镇情况了如指掌。该镇面积广,农林资源丰富。许多农户靠养蜂、采摘野生粽叶补充家计。引导得力,就能把蜜蜂、粽叶等培育成脱贫致富的好产业。说干就干,涵盖全镇产业规划实施、经营主体对接、技术指导培训、大户培育的综合产业办成立,“万亩油茶万担烟、万亩粽叶万亩蜂”四个“万”造血产业发展规划出台。自此,粽叶、蜜蜂、油茶、烟叶等产业发展风生水起,遍地开花。
红军村的覃政兰就是 “四个万”产业“万亩蜂”产业发展的受益者。见到覃政兰时,他正在忙着整理货物,虽然腿不是很方便,但整个货架却被收拾得整整齐齐。面膜、口红、香皂……琳琅满目,这些都是由蜂蜜制成,远销全国各地。他告诉记者,仅上半年,差不多就有近50万元的收入,谈起现在的生活,覃政兰笑得合不拢嘴。
而在多年前,覃政兰还是镇里出了名的老上访户、贫困户。“之前在一次煤矿事故中炸断双腿,落下终身残疾,要不是唐书记给我扶持政策,帮助我饲养蜜蜂,发展产业,根本没有我现在的生活。真的很感谢他。”对于唐洁,覃政兰甚是感谢。
现在,覃政兰有了自己的蜂传万里农业公司,养蜂、蜂蜡深加工、蜂蜜销售一条龙,同时公司还带动村里10多名残疾人就业。“希望公司更加规范化,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就业。”对于未来,覃政兰有着他的打算。
像覃政兰这样在唐洁及镇党委政府的帮助带动、鼓励下改变命运的还有很多很多。4年来,在唐洁及镇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全镇已发展35个种养专业合作社、13家家庭农场、79个种养大户,仅2017年就组织开展2000多人次的烟叶、蜜蜂等各类技能培训。目前,全镇已发展15000亩野生粽叶、8000亩油茶、6000亩烟叶、8100桶蜜蜂, 1000余户贫困户3400余人人均增收1600余元,受益贫困人口达70%。
不脱贫,不离岗
翻开唐洁的民情日记,有一段话让人泪奔。
“到龙潭坪镇工作已四年整,长期在基层,与父母、妻子、孩子分居三地,最长两三个月见不上一面。有时也问自己,这么苦、这么累,为了啥?但看到贫困户的困难生活,他们渴望脱贫的眼神,我找到了答案……”
合上唐洁的民情日记,感慨万千。
“最对不住家人,我在乡镇,妻子在桑植,父母孩子在市里,半个月才能见一面,有时三个多月才见到他们,孩子生病,我一次都没在身边;最感谢家人,父母帮助照看孩子,让我工作上无后顾之忧。妻子离父母孩子近些,一有时间就去陪伴他们。”谈及家人,唐洁眼里闪动着泪花。
“家人离不开我,但龙潭坪的群众更需要我。”唐洁拿出全镇精准脱贫计划,目前,全镇易地搬迁271户960人,危房改造110户342人,还有713户2734人没有脱贫,脱贫路上仍任重道远。
“一定让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按时摘帽,贫困村按时退出,群众一天不脱贫,我就不离岗,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龙潭坪镇百姓多做一些事情,让乡亲们的生活更加美好。”37岁的唐洁内心暗自发誓,这也激励着他继续努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