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18年10月27日

彩绘民生幸福图

——永定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纪实

黄金塔民怡家园保障住房。

七家坪村石头房拆除重建对比

本报记者 易善任 龚丽霞

“建设美丽永定,让全区人民俱欢颜。”这是永定区住建人的梦想。

近年来,永定区住建人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旅游带动绿色崛起”战略,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大力实施安居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新型城镇化、市政建设等。如今,行走在永定城乡大地,集镇穿衣戴帽,农村危房改造,城区小街小巷通畅,人民安居乐业……一个美丽富饶幸福新永定展现在世人面前。

“党和政府给我迁新居住新房”

10月10日,秋阳火辣。永定区教字垭镇七家坪村,依山傍水。沿村道依溪上溯,山湾深处,数栋传统保护民居依山而落,溪沟对岸,一长栋两层崭新楼房在大山里格外打眼。花园式的院塔前,是村里的猕猴桃基地。旁边的菜地里,时蔬长势喜人。

“外面太阳大,快到屋里坐。”在菜园劳作的陈菊英边笑边走边说,71岁的她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无房户,原住在山上吴家坡,老房子垮了,没钱整修,没地方住,村里将她纳为保障房安置对象。去年底,在驻村帮扶单位省住建厅、区住建局住保中心的帮助下,村里一栋4套保障房竣工,每户每套房45平方米,按一室一厅一厨一厕布局,装修一新,水电到户,并购买了热水器、电视、沙发、床等家具、电器,一切准备就序,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将她及另4户无房户共9人接进新房,拎包入住。

来到对面一新修贴有“喜”字的平房家中,主人77岁吴国顺迎出来高兴地介绍,原来的老房子是石头房,会垮,区住建局住保中心将之列为D级危房户,决定对他的石头房拆除重建,在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努力下,2017年10月,新房落成。乔迁新居之日,吴国顺家双喜临门,一直单身的48岁大儿子吴小兵在新房里喜结良缘。危房改造好,媳妇娶进门,在当地被传为一段佳话。

“是党和政府给我全家迁新居住新房,我们百姓如今生活太幸福。”陈菊英、吴国顺、吴小兵等将我们送到门口,真诚地说。

“‘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应改尽改、村村覆盖’,确保精准扶贫对象危房户住房安全。”区住建局住保中心危改办工作人员侯军介绍,全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贫困残疾家庭等四类重点对象的存量危房和已脱贫住房无保障户进行了详细核查,明确了危房改造任务和完成时间表,可如期实现危改户今年元旦前全部搬迁入住。

用脚步丈量到永定区沙堤新区,来到已入住的公租房居住小区。小区内绿植养眼,道路通畅,健身游步道蜿蜒其中,居民三三两两在小区内散步、聊天。“小区干净卫生、环境优美,还有正规物业搞服务、保安全,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坐着轮椅的王奶奶眯着眼晒太阳,知道我们的来意后,她乐呵呵地说。

“今年我区棚户区改造项目10个,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剩下5个项目正在招投标。”马不停蹄奔赴永定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工地,区住保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将于今年底建成,可解决1770户居民的居住问题。

沿着区住保中心的工作业务范围在全区项目建设现场走一圈,靓眼的绿化、整洁的小区、规整的新房、百姓的笑脸,汇成一幅和谐人居图景,生动温暖着永定大地。

回到区住建局,翻开住保中心2018年工作台帐,一个个数据扑眼而来:今年以来,全区需发放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5958户,已发放租凭补贴3892户,发放资金265.17万元;棚户区改造项目10个,共1770户,总投资18060万元,扩改翻总建筑面积220800平方米;全区需改造危房3564户,总投资6800余万元,截至目前,已开工3515户,开工率99%,已竣工3078户,10月底全面完成危房改造任务。阳光院建设63户,均在年底前实现入住。

“打造新型城镇助力乡村振兴”

“土家特色、风格统一,穿衣戴帽、整齐划一,集镇经过提质升级,已是一个助力乡村振兴、城市功能齐备的新型城镇。”走在永定区教字垭镇的街头,宽阔笔直的街道、统一装扮的楼房,让区住建局城乡建设股股长秦天鹏一脸兴奋,他指着正在穿衣戴帽的楼房介绍,今年以来,该区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推进乡镇集镇风貌改造,二是推进集镇道路提质改造。目前,教字垭镇、尹家溪镇、合作桥乡等集镇已完成改造,沅古坪镇、王家坪镇正在如火如荼建设。

特色小城镇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亮点工程,建好一个,可示范、可引领、可辐射。就拿教字垭镇来说,先天的地理区位优势让她成为永定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代表。张桑公路、张桑高速公路、黔张常铁路、杨家界大道、教罗温公路均穿境而过,交通条件极其优越;教字垭距离武陵源核心景区杨家界仅13公里,杨家界大道开通后,到核心景区仅10多分钟车程,她将成为游客进出武陵源核心景区的桥头堡和旅游门户重镇。

正因如此,教字垭镇成了一个大工地,穿衣戴帽、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禾田居精品展示区、汽车客运站、污水处理厂、农业产业观光园等城镇配套项目或产业在这里落地开花。该镇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带动了龙洞湖、七家坪等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点的建设。该镇先后被列为国家重点镇、湖南省特色镇、湖南省新型城镇化示范镇、张家界市特色旅游风情镇,成为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样板。

将视线从教字垭镇投射到王家坪镇石堰坪村,木质青瓦飞檐翘角的土家吊脚楼依山而建,鳞次栉比。这个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因保存着182栋明清不同时期的土家吊脚楼而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像这样的传统村落,今年,向国家申报了23个,目前全部通过省住建厅初审。因保存完好,独具土家民俗风情,这些传统村落受到海内外游客热捧,每天游人如织,成为乡村旅游的热地。

“过去,集镇街道没进行雨污分流,没建污水处理厂,街上污水横流,溪水恶臭不堪。现在,在全区启动了14个集镇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年底全部建成,力争明年3月全部投入使用。”秦天鹏介绍,总投资1.3亿元,统一采用工程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模式建设。目前,已有10个乡镇(街道)开工建设。对于村镇黑臭水体治理,已完成全区乡镇黑臭水体核查,编制了《永定区乡镇黑臭水体整治核查报告》,11月底前完成全区乡镇23处黑臭水体整治。

“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最终的目的是实现乡村振兴。”区住建局局长张宏华表示,今年已完成各乡镇《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镇(乡)域村镇布局规划》《乡镇总体规划》,计划投入2000万元启动乡村振兴规划编制,由中国城市科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全区乡镇按照“多规合一”思路编制。乡村振兴规划的编制将逐步实现区委区政府“一核两翼四带”全域旅游发展构想和空间布局。

--> 2018-10-27 ——永定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纪实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7046.html 1 彩绘民生幸福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