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18年10月27日

巧手匠心绘新城

市委书记虢正贵调研城市建设项目

城市绿地公园一角

本报记者 向文

一座座高楼鳞次栉比,一条条街道宽广通畅,一片片绿地青翠葱郁,一张张笑脸幸福洋溢。每当夜幕降临,华灯竞放,整个城区犹如琼楼玉宇,美轮美奂;漫步市民广场,休闲的市民随着动感的节奏翩翩起舞,翻腾起欢乐的海洋……

从坑洼不平的小路到宽敞平坦的大街,从臭气熏天的污水沟渠到樱花盛放的水岸美景,从破旧矮小的棚户区到高楼林立的新家园……

30年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对标提质 旅游强市”的铮铮城市誓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住房城乡建设神话。

科学规划,绘就发展新蓝图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始终以城市规划工作为龙头,按照科学合理发展要求,着力描绘城市发展蓝图。

市委、市政府提出“提质澧水三带,拓展新城三区”城市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一主两副三轴四沿”的城市发展空间格局,在市中心城区集中连片推进城市功能区建设,重点抓好“两带两区”建设,全力打造市中心城区澧水两岸景观风貌带和旅游产业带,大力建设且住岗片区城市旅游服务中心和沙堤片区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及城市产业新区。同时加快实施亮化、绿化、美化及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地下管网改造提质工程。

在澧水两岸,滨水环线工程是“两带两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起步之战,整个环线工程由澧水南环线和北环线共同连接而成。其中,南岸工程包括澧兰东路、澧兰西路、澧兰中路、澧兰桥和观音大桥匝道;北岸工程包括滨河路南门口段、滨河路便河巷段、白马泉高架桥和澧水大桥重建项目。在且住岗片区,开发建设了月亮湾小区、鑫成君泰、蓝色港湾等开发项目,建成了电视台、博物馆、民族中学等一些公共设施项目。在沙堤片区,随着黔张常高铁、张花高速、张桑高速等重要对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地,已经逐渐转变城市综合交通枢纽。

如火如荼的建设大潮席卷了张家界:从机场提质升级到高铁、高速开工,从道路桥梁建设到背街小巷改造,从产业街区规划到社会事业项目立项……一个个产业项目强势引进,一批批城建项目加速建成,如同一场“蝶变”,破茧后的张家界城区,实现了质的飞跃: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功能明显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完善功能,构建宜居新环境

“如今走在张家界街上,道路宽阔整洁、四通八达,跟几年前相比,简直是脱胎换骨。”说起城市的巨大变化,南庄坪居民刘成源感叹不已。

30年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大投入、大手笔、高标准”建设了一批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中心城区骨干路网建设,加速形成了网、片通畅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完成了大庸西路、大庸中路、大庸东路、鼎泰路、大桥路等“五路”改造工程。澧兰西路、澧兰中路、澧兰东路、澧兰桥、南门口滨河路、便河巷滨河路、澧水大桥、白马泉高架相继通车,滨水环线全线贯通;桔坪路、沙堤大道、木龙滩路、张联路建设工程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已大力完善沙堤片区和且住岗片区路网建设;今年完工的武陵山大道,将成为衔接中心城区和武陵源景区的景观长廊;子午西路延伸段、机场第二通道、融山东路、永安路、澧兰东路高速公路下线段、月亮湾东路等工程建设完成,杨家界大道即将建成通车,构建出了四通八达、出行便捷的城区路网……近年来,全市共改扩建道路56条,总里程74.9公里,累计完成投资89.457亿元;新维修改造和新建城市桥梁8座7260米。

从土门巷到复兴路,从南庄二巷到南庄六巷,走过这些曾让人诟病的小巷子,平整干净的路面和悠闲踱步的人们映入眼帘,再也不见脏乱差,只闻百姓心中谢。

近年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着手,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着力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实施城区道路排水管雨污分流改造,完成了子午路、迎宾路、崇文路、大桥路、教场路、机场路、永定大道9条道路排水管雨污分流改造,管网总长28公里。加快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在街头、公园和滨河风光带等居民游憩休闲集聚区域,新建7处健身步道及配套设施工程。供水水质全面提升,新增供水管网102公里,完成了澄潭水厂改扩建工程,实施了城市供水管网改造;稳步推进管道天然气供气设施,累计完成供气投资3亿余元,新敷设燃气管网312.63公里,全市管道燃气居民用户累计达7.8万余户,服务小区441个,日供气8.22万m3,年供气达3064万m3。城市园林绿化建管提质升级,中心城区绿化面积达到16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01平方米,2017年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

同时,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坚持每年兴办一批民生实事工程,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坚持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原则,把危房改造工作纳入到村镇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创造性地开展农村危房改造整乡(镇)、整村推进,确保实现危改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提升农村危房改造的整体效能。近年来,全市完成35514户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任务,建设阳光房1220套,确保了困难群体“住有所居”。

(下转15版)

--> 2018-10-27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7043.html 1 巧手匠心绘新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