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18年10月27日

——永定区农业产业发展成果综述

■ 菊花芯柚基地

■ 包公山休闲农业观光基地

■ 七星椒基地

本报特约记者/何吕

回望过去的五年,永定区“523行动”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产业基地逐步扩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成效明显,农村产业化改革工作创新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持续增长……近年来,为了将永定区的农业资源优势、产品特色优势以及自然生态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永定区农业农村工作局按照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积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产业化带动大发展 让农民增收致富路更宽

近年来,永定区农业农村工作局坚持以“产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扶持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以实施农业产业精准扶贫项目为抓手,通过强抓基地、龙头和市场三要素,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通过加快发展粮、油等农业基础产业,重点发展张家界莓茶、特色水果、特色养殖、中药材、无公害蔬菜、生态大米、茶叶等特色优质产业,使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农民增收空间不断拓宽,进一步推动了永定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稳定、健康地发展。

近年来,永定区农业农村工作局通过“种三产四”、湘米工程、三产融合、优质稻推广示范、测土配方施肥、粮油标准化生产等项目的实施,通过“一户一策”、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千企业帮千村、重点产业带动等措施,使农业产业结构得以优化调整,坚持走提质增效之路,使农民的增收渠道越来越宽,获得感、幸福感逐年提升。目前,永定区共创建了特色优质时鲜水果基地17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3万亩,有机莓茶1万亩,有机水稻示范基地5000亩,农业产业园示范园区5个,大鲵产业发展达到55万尾。

农产品品牌打造

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坚持现代市场经济理念抓产业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一是强化品牌创建责任,成立了品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区级领导牵头联系责任制,将创品牌工作责任落实到区级领导和职能部门;二是建立品牌激励机制。出台了品牌工作奖励办法,对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著名商标以及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论证的企业给予奖励,调动企业申报品牌积极性;三是注重品牌形象宣传,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办法,通过广告促销,媒体宣传和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农博会、农交会、优质农产品促销、产业发展论坛等渠道进行宣传推销。目前,全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18个、绿色食品认证20个、有机食品认证2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茅岩莓)、省著名商标7个、省名牌农产品1个、省名牌产品1个,农产品地理保护产品3个,获得省农博会、林博会、科博会、食博会金奖产品31个,农产品竞争力大大增强。

目前,张家界茅岩莓公司已发展成为集栽培、研究、生产、销售“茅岩莓”系列产品为一体的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湖南省农业、林业产业化双龙头企业,其注册商标“茅岩莓”于2015年6月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永定区及张家界市农林商品类中国驰名商标的零突破。

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让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助推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是永定区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重要工作。近年来,永定区农业农村工作局坚持以完善扶持政策、强化指导服务、促进技术创新、加强基地建设为抓手,培育和壮大了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依托永定区优势资源,在自身活力倍增的同时,也为永定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推力。

近年来,该局突出发展张家界莓茶、特色养殖(大鲵)、特色水果(菊花芯柚)、七星椒、中药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培育形成了久瑞科技、绿航果业、茅岩莓、灵洁食品、湘润食品、乾坤生物等一批市场竞争较强、加工水平较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规模龙头企业。目前,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41家,省市级龙头企业68家(省级1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1家(年销售收入过5000万的有21家)。2017年全区农产品加工业完成销售收入32433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51%,创税259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29%。省市级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9463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26%,创税239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69%,带动4658人就业。

农业现代化发展初显成效带动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立足区位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这块金字招牌的作用,加强农业与旅游业对接,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大力发展和精心打造具有永定特色的旅游休闲农业。至目前,全区休闲农庄、农家乐达到541家,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上有42家,湖南省星级农庄有 21家。至2017年底全区休闲农业已完成营业收入8335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5%,接待游客743.64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0.03%。

产业推动扶贫

产业发展铸就致富路

产业扶贫是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长期脱贫增收致富的主要扶贫方式。近年来,永定区农业农村工作局深入贯彻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咬定贫困村和建档立卡户稳定增收脱贫致富的扶贫工作目标,根据农业供给侧的改革要求,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永定区的资源优势和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形式,确定突出特色、发展优势、农民参与性强的产业发展思路。通过大力发展张家界莓茶、特色养殖(大鲵)、特色小水果、七星椒、中药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6大特色产业和粮油、蔬菜、茶叶3大基础产业,来推进该区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至目前,全区共完成农业产业精准扶贫项目175个,覆盖全区22个乡镇(办事处)、106个行政村(居委会),通过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共带动发展茅岩莓等农业产业基地59545.1亩(其中一亩园经济基地26000亩),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8186户、52808人贫困人口参与产业扶贫项目的建设,吸纳1476人到基地或工厂务工就业,为其发放工资765.0454万元,为参与产业扶贫项目建设的农户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有效拓宽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增收渠道,继续推进实施“一亩园”经济扶贫产业项目,确保产业扶贫落到实处,发挥最大收益

近年来,永定区农业农村工作局新实践、新探索、新成绩、新经验,弥足珍贵;未来,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永定区农业工作必将破浪向前,行稳致远。

--> 2018-10-27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7039.html 1 ——永定区农业产业发展成果综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