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晓玉
在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职业学校教育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五个“具有”目标,把职校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培养具有坚定共同理想的学生
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是一个社会凝聚人心的基础,共同理想是一个国家社会最核心的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是我国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总结正反两面经验教训、付出艰辛努力、被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必须清醒而不彷徨、坚定而不犹豫、坚持而不放弃的精神旗帜。职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重点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引导职校学生辨别是非曲直、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努力解决好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职校教职员工要筑牢“四个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以实际行动教育、感染、引导学生,努力培养具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学生。
二、培养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同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密不可分的。今年9月发生的湖南城市学院新生王栋辱国言论事件,再次给我们以深刻教训。我们必须对职校学生开展经常性的爱国主义教育,要让学生们知晓,每一位公民都是祖国大家庭的成员,必须维护自己祖国的利益、尊严、荣誉和形象。要经常举行发展成就报告会,及时让学生们知道祖国的变化和进步,让他们以祖国繁荣发展而骄傲和自豪。要经常举行升国旗、唱国歌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增进国家意识、民族团结意识,从内心树立家国情怀。职校老师要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在课堂上进行传统文化等爱国主义教育,自觉引导学生树立爱国意识、体现爱国情怀。通过多方面努力,使职校学生充满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培养具有娴熟特定技能的学生
俗话说,一艺在手,走遍天下。培养具有娴熟特定技能的学生,是职业学校安身立命、发展壮大的根本使命。一是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在“教”的方面领先一步,采取定点培养、招聘专家、强化训练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专业技能素质,为培养“高徒”奠定坚实的技能基础。二是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各种专业操作技能,在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安排充足的学习时间,让职校学生进入实验室、工厂企业等真实场景、场地,进行实际操作、亲身体验;采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通过跟岗实习、教师指导、技术人员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等形式,不断提高职校学生技术技能,为稳定就业提供可靠保证。三是逐步培养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蕴含着敬业、奉献,严谨、专注,创新、进取等珍贵品质的精神,是所有从业人员都应该具备的精神,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职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们的工匠精神,力争多培养出推动祖国赶超世界的大国工匠。
四、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因此,职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开展各项工作。“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要抓住课堂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强化传统美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方面的教育;抓住家庭这个重要阵地,联手学生家长,重点开展好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等家庭美德教育;抓住学校这个主阵地,在老师与老师、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言语礼貌、行为得体的和谐氛围,让职校学生亲身感受文明之风带来的愉悦,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巩固。
五、培养具有顽强奋斗精神的学生
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勤劳著称于世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永葆自强不息和不懈奋斗精神的伟大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要创造美好生活、获得幸福,就必须努力奋斗。作为新时代的职校学生,要深刻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努力培养顽强奋斗精神,不断成长为合格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意志坚定、百折不挠,经得起挫折、磨炼,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要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发扬“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精神,从学理论、学专业、学技能开始,从现在出发,从职校起航,展示新气象,创造新作为,不断书写更加出彩的人生,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系张家界市高级技工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