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征龙
一
我是中华民族从新中国成立时站起来,到推进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进入新时代强起来的三个时代的亲历者,是改革开放四十年进程的见证人。理论到实践相结合的大量事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中国奇迹,增强了经济、科技、国防和综合实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GDP总量由1978年的2000多亿美元增长到去年的12万多亿美元,人均GDP由156美元上升到9200多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居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381元人民币增加到去年的25954元人民币(其中城镇居民由343元增至36386元,农民由134元增至13432元),贫困人口由原来的7亿多减少到目前3000多万。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不容质疑,更不得否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奋力开拓,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正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强起来,朝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近四十年来,张家界市经历了由大庸县改成大庸县级市,1988年升格为大庸地级市,1994年更名为张家界市的“旅游立市、旅游兴市”过程。可以说,张家界市成立后三十年来的巨大发展变化,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历届市委、市人民政府领导全市各族人民,始终高举“艰苦奋斗”、“民族团结”、“开放开发”三面旗帜,狠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了优异成绩。特别是交通、能源、通讯、景区、城市和生态等硬件建设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城乡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精准扶贫成效显著。由于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确立了旅游主导产业的龙头地位,正在建成湖南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壮大为湘西北的经济增长极。
完全可以说,过去所取得的各项成绩,都来源于改革开放!我们要倍加珍惜改革开放的成果。未来的发展变化,仍然要依赖于改革开放。由此,正朝着全面小康、旅游胜地迈进的张家界市,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扩大开放的第二次伟大革命。
二
就本人来说,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里,我在地厅级实职工作岗位十六年,曾是改革开放号召的响应者,改革开放路径的探索者,改革开放事业的推动者。我离开市委书记岗位快二十一年、过退休生活十五年,虽不能指点江山,但仍然本着“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要求,激扬文字,建言献策,发挥余热。至今,我仍乐意当改革开放选项的建言者、改革开放成果的分享者、改革开放愿景的向往者。
回顾本人所参与、主导和悍卫的改革开放具体工作,由于主观努力不够、担当不力、勇气不足,加上当时客观因素制约,上头有的主管部门不支持,下面保守人群阻力大,从而,我有“七分遗憾,三分出彩”!今天讲讲这方面的经验教训,也许对推进今后的改革开放具有参考价值。
我的“七分遗憾”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推行的“小政府、大社会”运行模式改革没有多久就流产了;上世纪90年代初,推行的几家具有发展潜力的工业企业股份制改革相继失败了;1995年推行的“小乡镇合并成大乡镇”行政机构改革后来反弹了;1996年至1997年推行的“老城区禁放鞭炮,治理脏、乱、差”民间民俗改革后来复燃了(近几年禁燃效果不错);1995年至1996年推行的“中国旅游第一股”上市经营体制改革出现折腾了;1993年至2002年推行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明显变样了;1996年至1997年推行的“张家界荷花机场交国家直管扩容提质”产权体制改革计划落空了。以上这七件事情充分说明,触及到权力和利益调整的改革开放步履艰难,坎坷曲折,充满着险阻和挑战。虽然前些年,市委、市政府再次启动了其中的四项改革开放,但都付出了高昂沉重的代价。我作为当时这些改革的主导者、推动者,负有重大责任,尽管当时做到了尽力而为,但至今我仍深感愧疚。
我指的“三分出彩”是,当年有幸同市委、市政府一班人,在改革开放方面,抓了三项有特色的事情、有影响的工作。
一是1991年11月举办首届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以“地球呼唤绿色、人类渴望森林”为主题,采用“旅游搭台,经贸唱戏”手段,率先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
二是1994年4月4日,报请国务院批准,将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加上当年8月,荷花机场通航,缩短了时空距离,从此开辟了“张家界”旅游品牌享誉中华大地、名动五洲四海的新空间。
三是1997年敢于否决外地商人以巨资在澧水上流、桑植县城边兴建纸厂,保护了青山绿水。我虽然背上了专断独行的骂名,但没有成为毁灭山林、污染澧水的历史罪人,开始树立了注重生态、保护环境的绿色发展新理念。
“七分遗憾”也好,“三分出彩”也罢,我都难以忘却!将激励我这个耄耋老人对今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
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这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既要遵循中央的顶层设计,又要进行基层探索;既要做到政治过硬,又要增强实际本领;既要敢于改革社会,又要善于改革自身。特别要加强领导,科学统筹,狠抓落实。
我认为,我们应当重点解决基层探索不够主动(是弱项)、实际本领不够高强(是短板)、改革自身不够自觉(是软肋)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才能让改革开放真正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怎么开展基层探索?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三农”问题上。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初,党中央、国务院用一号文件发布了这方面的《意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在顶层设计上,提出了“四梁八柱”,包括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另外加上精准扶贫(是前提)。这六句话叫做“全面振兴”,犹如盖房屋的“六根横梁”。前面五句话,是为了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而精准脱贫是为了消除绝对贫困,并向前五句话延伸。同时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抓住几个关键环节,包括盘活土地、筹措奖金、聚焦人才、加强领导和建设“三农”工作队伍、制定国家战略规划、研究制定国家法律和地方性法规政策保障措施等等。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要从以上六个方面推动以农民为中心的“改革创新”,犹如盖房屋的“六根立柱”。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立足乡村,面向农民,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和选择权利,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积极进行基层探索,围绕以下四个层面,抓好房屋的“装修工程”:
(一)要把分散的农户重新组织起来,以“合”字为核心,增强聚变能力,着力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具有农业现代化特征的各种类别“田园综合体”,夯实农村集体经济基础。
(二)要把农村的共产党员有效动员起来,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夯实农村政治基础。
(三)要把“城归”新农人潜能充分激活起来,培养壮大新型职业农民和乡土人才,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夯实农村人力资源基础。
(四)要把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三农”工作队伍培育壮大起来,增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本领和农村治理管控能力,夯实农村执政骨干基础。
怎么增强实际本领?我认为主要应增强“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改革开放本领。
(一)要以旅游为龙头,推动“旅游+”融合发展,从而带动现代农业调整、新型工业发展、特色城镇建设、商业贸易搞活和民族文化繁荣。要坚持走多元化发展道路,优化旅游服务质量,摆脱单纯“门票经济”发展模式,增强发展各具特色的全域旅游和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本领。
要吸取前次“8.9”事件的经验教训,深入持久开展铁腕整治旅游秩序乱象,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在旅游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旅游市场价格很混乱的条件下,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即以强大的政治支持、科学的制度安排和公平的规则执行,来校正旅游市场的失灵。希望各级领导同志经常微服私访,不搞官僚主义,增强发现问题、化解矛盾的本领。既要看到发热点、闪光点、兴奋点,又要关注盲点、痛点、堵点;既要推介美丽的风景,又要修复凋蔽的荒漠。希望各个监管单位工作人员,经常开展巡察活动,不当“好好先生”,敢于亮剑出重拳,增强依法依规查办的本领。希望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经常查找自己的不足,不背“老大”思想包袱,增强保持主体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本领。要打好“组合拳”,建设生态、法治、诚信、快乐的武陵源,防止出现核心品牌衰减现象。
(二)要以工业化“补课”和信息化“超越”相互结合的举措,发展工业经济。因为新型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欠发达民族地区也不能例外。要主动告别“去工业化”违反经济发展规律的做法、看法和想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改革为动力,健全产学研体系,推动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增大工业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增强发展实体经济和提升经济质量的本领。
(三)要以人为本,推进人口扩容与提质并重为核心的“人口城镇化”,摒弃以土地扩容为标志的“土地城镇化”。城镇化的主要对象是广大农民。因此,一方面要改革农村地土地制度,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改革农村户籍制度,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产业布局,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构建城乡要素双向流通体制、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城市生产力,推动二、三产业高质量发展;整合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张扬个性,突出特色,增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人、产、城”紧密融合山区城镇的本领。
怎么自觉改革自身?我认为应从文化的深层对改革开放形成自觉的认知,让“改革开放文化”成为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推动力量。
“人是文化的存在物”,文化就是“人化”或“化人”。要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让各级官员成为改革开放号召的积极响应者,改革开放事业的强力推动者,改革开放成果的坚定捍卫者。
自觉改革自身,就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突破自诩为完美无缺的“禁区”。对以往的农村改革、企业改革、政府“放管服”改革、核心景区改革,不能满足现状、停滞不前。需要以扬弃的观点、挑刺的眼光、务实的态度,与时俱进,全面深化,完美提高。
自觉改革自身,就要全面激活“思想市场”,突破解放思想的“误区”。要不断破除思想上的“三峡”瓶颈,在理念、思维和视野三个层面上解放思想。如在发展生态旅游时,应克服“夜郎自大”的傲慢情绪;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时,应克服“夜郎自小”的山寨意识;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时,应克服“大而全”的传统观念。
自觉改革自身,就要主动挑战权贵集团,突破利益格局的“雷区”。要重点依靠政治家(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群体,形成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破除“资本依附权力”“权力衍生资本”权贵集团的阻力,让人民群众都能共同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自觉改革自身,就要大力推动体制创新,突破领导决策的“盲区”。要坚持“民主、科学、依法决策”,按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法治化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五步程序办事。要主动听取基层民众的声音,充分发挥智库集团的作用,防止主观臆断,违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而“被决策”造成的重大损失。
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和张家界地级市成立三十周年之际,我怀着深情写下上述粗浅的体会和不成熟的建议,仅供参考。
(作者系张家界市委原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