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芳 通讯员 张耀军
永定区王家坪镇太阳山村曾经是典型的穷乡僻壤,基础条件差,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脸上写满愁绪。可如今有了截然不同的变化,村里笑声朗朗,喜气洋洋,村民精神饱满,干劲十足,太阳山村处处洒满阳光。
是什么让身处大山里的太阳山村民有了这样的变化?
“永定区委祝云武书记和永定区民政和民族宗教局驻村工作队在村里开展3年扶贫,桩桩事情办在了村民的心坎上,大家都觉得生活有了奔头,卯着劲致富奔小康哩!”村里的特种养殖户全岸南道出了缘由。
修路架电 打造村民“新生活”
2015年以前,太阳山村人进出都是一条蜿蜒在山中的砂石路,小路弯弯,离最近的乡镇王家坪,最少也要走上三个来小时。因为砂石路三次穿过八家河,要是遇上下雨天,水涨路淹,就无法通行。工作队经过多方努力,筹措资金,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发动村民出义务工,为村里高标准地修好了4.5米宽的水泥路,自南向北,通组到户,连通主干道,还在八家河上修了三座水泥桥,村民出行方便,农资和山货运输也不用愁了。
“以前村民用电要二块五毛多一度,现在只要五毛多,这是实实在在为村民减负呀。” 村支书全开彩描述。太阳山村是边远的山区村,以前村民是借用怀化沅陵的电,电费高而且不稳定。工作队争取到电力部门的支持,完成了村里农电改造。还为村里投资修建了一座60千伏的光伏发电站,自己用电便宜不说,还可将多余的电能输送到国家电网赚钱,为村里增添了一笔稳定的集体收入。用上了便宜的电,工作组又找来资金,在村主干道安装了5.5公里的太阳能路灯。到了晚上,家家明亮,村里主干道两侧太阳能灯放光,村庄在黑暗的群山里闪亮,人和车过去大多只在白天出行,现在晚上也能出行了。
八家河流经太阳山村14公里,给狭长的村庄留下肥沃的土地,也带来水患。更麻烦的是,下雨天水急成灾,冲田毁物;不下雨河道干涸,无水浇田。村主任张锡周说起村里1985年的那场大水,至今还心有余悸,“河水发疯了,两边农田全都淹没,河道冲掉,那一年,村里人大多饿了肚子。”为了改变这种靠天吃饭的局面,驻村工作队实地考察,用三年时间,加固疏通河道,相隔一定距离,陆续建起了九道水泥淌水坝,彻底改变了局面。
特色产业 鼓起村民“钱袋子”
之前太阳山村民只种些苞谷、土豆、稻子等传统单一的农作物,基本靠天吃饭,收入不稳定。现在,村里成立张家界市王家坪鸿图种养专业合作社,60户精准脱贫户加入,采取订单形式,引导大家种中药材,先后种植白芨、玉竹、罗汉果、芍药、皂刺等。以罗汉果为例,2016年向34户村民订了88亩,合作社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当年纯收入一亩就达到3000多元。去年试种玉竹160亩,其中包括57户贫困户75亩,到下半年收获时,每亩收入达到9000多元。“种植的变化,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工作队通过考察村里实际情况,引进种植,收入高了,知识也涨了。” 张锡周说。
针对靠自身力量难以脱贫的贫困户,工作队开动脑筋,实施“一户一策”。
“没有那3000元钱,就没有我的今天。” 全岸南心中对工作队充满着感激。全岸南腿有三级伤残,老伴身子也羸弱,即使全岸南在驻村帮扶队帮助下,种上罗汉果等中草药,可伤残的身子不允许他从事太繁重的劳动。针对全岸南家庭的情况,工作队为他争取了一笔残疾人补助,一共3000元。拿着这3000元,全岸南感觉真是雪中送炭,马上和远在广东打工的大儿子全丁华商量,说钱不能乱花,他想在家养兔子。大儿子非常支持,买来铁笼子和1公7母8只兔子。“全岸南一下子有了精神,建兔屋,上山割草,和着苞谷做丸子。”张锡周介绍,不到四个月,全岸南不仅收回成本,还赚了几千元。感觉幸福在敲门,2017年上半年,全岸南又一次性养了40多只兔子。这一次,市场同样给了他回报,他赚了2万多。大儿子全丁华和妻子欧洁一商量,决定不出去打工了,留在家里帮父亲养兔子。2018年全岸南养殖的兔子增加到100多只。为了方便销售,他们家还买了一台轻型商务车。每天,老人开心地在家里养兔子,儿子和儿媳开着车到附近乡镇和城里跑销售。全岸南还想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养个三四百只种兔,一年收入有几十万呀!”
乡村振兴 谋划村民“新未来”
作为联系领导,区委书记祝云武多次到村里调研,看望贫困户,与工作队一起谋划村里的扶贫思路,解决实际问题。
“祝书记太好了,他这样帮助我们,真不知道拿什么回报他。”贫困户张鑫雄说起祝云武书记就很激动。张鑫雄家有3口人,本人脑溢血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全家人的生活全靠儿子外出务工维持。祝云武第一次到他家时,看到一家人苦难窘迫的处境,当场把钱包里的钱全掏出来给了张鑫雄。之后又积极帮助他寻找生活的出路,解决资金给他家修建了新居,现在一家人住在新房中过着幸福的生活。
为村里基础建设筹措资金,为村里发展出谋划策,祝云武都没有落下。尽管工作很繁忙,但他总要挤出时间过问村里的情况,关心贫困户的生活。也正是在他的关心下,村民的水、电、路等民生难题被一一解决,腰包也慢慢鼓了起来。
工作队与太阳山村民一起手拉手走过不平凡的3年,也收获了丰硕的扶贫果实。全村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2500元增长到2017年的4500元,今年有望达到5600元。2015年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3户366人, 2017年已实现了全村整体脱贫。全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9户、危房改造188户。更为暖心的是,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村里建起了一个农村日间照料中心和一个留守儿童活动中心,让老人不再无助,孩子不再孤独。
现在的太阳山村,古朴美丽,鸟语花香,村风文明,一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会继续在太阳山村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的要求,让村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永定区民政和民族宗教局驻太阳山村第一书记秦松说道。下一步,村里打算发展具有乡村特色的白芍花旅游观光带和千亩药材基地,让村民也吃上“旅游饭”,多一条腿走路,增加更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