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18年10月26日

“讲习所”里传授致富经

本报通讯员 黎治国 卓著

“讲习所,学习忙,宣讲人员有方法。教种植,教养殖,面面俱到不用愁……” 10月23日20点,桑植县刘家坪白族乡新阳村“新时代党员群众讲习所” 仍是灯火通明,室内坐满了前来“充电”的干部群众,他们仔细聆听,认真记录。

“以前种玉米土豆,一亩地满打满算也不过1000块钱收入,如果把土地拿出来与禾佳公司一起发展蔬菜,一亩地流转费就是600元,通过入股分红每户每年又可以获得450元,还可以在公司蔬菜基地务工,人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不成问题,收入相较之前能翻上几番。”课堂上,乡党委书记龚召君耐心地给群众算经济账,为百姓找准产业发展方向。

“我们很多土地就种玉米、红薯、油菜,遇到天气不好的情况,产量还特别少,玉米最多能卖几百块钱,红薯基本不卖,油菜只能够自家吃半年的油,基本没什么产业收益,而且还特别麻烦特别累,真的可以换一下别的。” 听了龚书记的话,在场村民纷纷打起了小算盘。

通过“新时代党员群众讲习所”这一载体宣讲脱贫攻坚政策,如今,刘家坪白族乡大多数建档立卡贫困户积极响应脱贫政策,改变种植养殖方式,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起了蔬菜、黑猪、蜜柚等富民产业。

五十多岁的老党员刘玉恒听完“讲习所”脱贫之星的讲解后高兴地说:“以前一直种植玉米那些农作物,我们乡很多村民发展红心蜜柚,而且都渐渐富裕起来了,我看着眼馋,可惜没技术、没经验不敢尝试……今天听了这个专业的讲解,我信心满得很,我也要发展蜜柚产业。”小小“讲习所”传播了致富经,充分调动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增强了致富本领。

帮群众算好“经济账”、画好“路线图”,鼓励群众自力更生发展产业,增强贫困群众的致富本领,已经成为当前“新时代党员群众讲习所”的重要课题。据统计,开讲以来,该乡利用“新时代党员群众讲习所”开展脱贫攻坚宣讲10余场,培训基层党员干部群众1000余名,不仅成为提高群众思想政治建设的阵地,同时也成为助推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有效举措。

--> 2018-10-26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6943.html 1 “讲习所”里传授致富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