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18年10月24日

甘为建设特区的一块砖

——记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思康

吴思康近影 本报记者 张明涛 摄

本报记者 肖成菊 万毅

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

在这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走在全国前列的特区城市建设中,在特区不断先行先试的政策制定中,也有吴思康的一份功劳。

吴思康,张家界慈利县人,现任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政策研究室)主任。至今,他已在这座海滨城市生活了30余年,可以说他见证着深圳的成长,更为她的繁荣发展出谋划策,添砖加瓦。

情系特区

吴思康大学毕业后在核工业部工作3年,1987年报考中山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生时他就开始研究经济特区。1990年硕士毕业进入深圳市委政研室工作。早在1988年,国务院就已经批准深圳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并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经济特区在中国是一项崭新的事业,特区的政研室是党和政府的智囊与参谋部。吴思康早期的许多调研成果就影响和形成了深圳特区的经济决策。

1991年,年轻的他去香港考察调研,写成的考察报告《关于国营企业和香港企业财务管理的比较》内部呈阅件送到领导手中后,书记、市长共有5位市领导在上面作了批示,很快在深圳一些国营企业中进行了财务管理的试点推广。之后,他经过详细调查和缜密思考写出《11.7亿呆滞贷款引发的调查与思考》,引起了书记、市长、分管金融副市长的特别关注,并组织全市金融界进行学习,对完善金融系统改革、信贷管理起到了推动作用。

1998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波及,国内经济普遍下滑,以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深圳外贸更是大幅滑坡,惟独东莞外贸仍以30%的速度高速增长。一些人认为,主要是东莞“小姐”多,能吸引外商投资,再就是对走私查得松。而吴思康通过调查,发现主要还是东莞能够根据国际产业变动的趋势,注重招商引资的市场研究,制定了许多切合实际的招商引资政策和策略,让投资者有一个宽松舒适的投资环境。一篇《东莞外贸高速增长的调查与启示》送到领导案头,人称“才高八斗”不轻易表扬人的时任市长李子彬说:“还是政研室水平高!”

此外,他还写了很多有关经济方面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和文章,如《广州和深圳的税收比较研究》《批发市场的研究》等等,供领导参考、决策,大部分调查报告都有领导批示。 (下转4版①)

--> 2018-10-24 ——记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思康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6876.html 1 甘为建设特区的一块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