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18年10月20日

一直在路上

——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30年工作扫描

本报记者 罗红艳 通讯员 赵珍荣

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从1989年的5000辆增长到约35万辆,翻了70番,从1座交通指挥岗亭、指挥棒、半自动信号灯到遍布各大城区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从昔日车管业务窗口排长龙到“最多跑一次”……30年来,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在历届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各个阶段的发展战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张家界从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老少边穷山区蜕变成国际旅游目的地的进程中,一直在路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书写下属于“张家界交警”的传奇。

■ 从指挥棒到智能交通管理

道路交通是城市的血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顺畅的交通秩序、规范的交通执法、文明守法的市民,反映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

道路交通管理,就是让人、车、路达到和谐统一。

“上世纪80年代末,全市仅有百货大楼1个交通指挥岗亭。我们站在岗亭上,手拿指挥棒,指挥着过往车辆。1990年后,市城区半自动信号灯逐渐代替人工指挥。灯光信号由人工根据车辆通行情况进行切换,但若遇到停电或维修,交警便又得使用上指挥棒……”1989年市交警支队成立之初首批交警、现任交警支队科技科科长张玉球回忆道。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时代有新要求。在人、车、路高速发展的今天,市交警支队紧紧围绕“农村保安全、城市保畅通、景区保有序”的工作目标,在交管模式上向科技要警力,以科技强警力,让数据、科技为交警工作提供有力支撑。指挥棒成为了时代的记忆。我市交管工作一年一个台阶往上跑。

今天,全市80多个重要路段及主要路口安装了400多个抓拍球机及高清摄像,安装有电子警察30余个、智能卡口50多套。国省道、旅游交通干道等8处浓雾高发路段和易结冰路段,均安装监测设备。

走进张家界交警支队指挥中心,集交通指挥控制、数据采集、查缉布控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指挥中心让人眼前一亮。这个以大数据为支撑,以立体化、信息化为载体的现代化指挥中心,宽大的高清显示屏清晰地显示着市中心城区主要交通路口交通状况。随着球型监控、警力分布、电子警察、智能卡口等系统的应用,形成了我市智能交管的大框架,这大大提升了道路交通实时状态的掌控和驾驭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市交警支队深化交管改革,积极推广应用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平台,推行“一窗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管理服务模式,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最多跑一次”或“一次都不跑”。2017年,全市通过互联网平台办结车驾管业务19.5万笔,自主预约考试11.1万人次,约考率达100%。同时,运用互联网+、微信等方法和手段,不断创新管理举措,开通互联网预选号牌业务,增设车管便民服务点,新开办机动车号牌制作业务,开展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建成PDA机动车查验系统,实现机动车查验工作全智能的现代化管理。从此,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市公安交管工作逐步实现了打、防、管、控一体化。

■ 从板报到融媒体宣传矩阵

交通安全事关千家万户的安全与幸福,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做好交通秩序管理,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有效措施。

据交警支队法宣科科长赵珍荣介绍,1989年,刚成立的市交警支队,在当年便组建了安宣科。成立之初,由于宣传条件有限,宣传手段相对单一,以书写板报、悬挂标语为主要手段,宣传内容和载体也非常简单。最常见的便是《交通安全宣传手册》、横幅、展板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市交警支队的交通安全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宣传方式、宣传内容、宣传媒介、参与人员、受教人员都发生着巨大变化。

如今,市交警支队以传统模式+新媒体矩阵双重并举的方式进行宣传。利用网站、微信、微博、微直播、客户端、手机短信等新媒体矩阵进行点对点、一对多线上信息发送,开展“大曝光”“大直播”“最美交警”等活动。线下利用文明交通宣传栏、LED屏等平台,刊播文明交通宣传知识;针对农村群众的宣传,利用“大喇叭”广播、宣传车、宣传栏等,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普及交通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并持续开展“五进”“两个教育”“文明劝导”“创建行动”等活动,宣传道路交通法律法规,讲解安全出行知识;利用重要节庆开展“知安全风险,会紧急避险”“小手拉大手”等主题宣传,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为提升交通安全和法制意识,将紫舞公园作为交通安全主题公园向青少年和市民开放;定期组织驾驶员进行交通安全知识学习和法律法规考试。

自公安部规定每年12月2日为交通安全宣传日以来,市交警支队每年都以不同的主题开展大型系列宣传活动,如 “百千万”“抵制七类违法,安全文明出行”“小黄帽共话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礼让斑马线”等活动,引导市民自觉遵守交通秩序,养成文明出行习惯。

■ 从不足50人到270人大队伍

交警是城市文明的标志,是服务群众的窗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忠诚履职、党和人民信赖、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是新时期的新要求。

市交警支队成立之初,全市交警不足50 人。有限的人员管理着当时张家界市中心城区、武陵源城区大街小巷的人、车、路,并竭力为人民群众出行的平安和畅通保驾护航。

现年56岁的老交警邹次章(市交警支队事故处理科科长)告诉记者,从1989年只有 1个交通岗亭到如今的直臂横悬式指挥信号灯遍布各个路口;从当年不足50人到如今270多名交警;从当年只有三个科室到如今16个科室机构……市交警支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270多名交警肩负着130多公里城区道路、全市8400多公里公路的交通管理任务和近35万辆机动车、35万余名驾驶人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同时,警务模式也随着警情而发生了改变,新成立的女子交警执勤组,一出现在交通要道口,便成为张家界一道靓丽的风景。

这些都是市交警支队将政治建警放在首位的成果。近年来,市交警支队坚持政治建警、作风励警、从严治警,围绕“三个一流”“两加强两提升”目标,推进警务实战训练与警营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全面提升队伍素质形象。

付出就有收获。近几年中,市交警支队在全省公安机关综治考评中排名靠前,荣获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市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平安畅通区县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等称号,交警田建国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张家界交警以忠诚、担当、创新、奉献的精神,向全市人民和海内外游客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正如市交警支队支队长全际平所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安工作提出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新时代公安工作总要求,我们将竭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为早日实现“旅游胜地梦全面小康梦”目标,“张家界交警”定不负时代,一直在路上铿锵前行!

--> 2018-10-20 ——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30年工作扫描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6661.html 1 一直在路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