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婷 通讯员 唐国贵 石莉
服务旅游,敢为人先。武陵源区人民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紧扣武陵区区情,主动把工作置于旅游发展的大局中谋篇布局,坚持窗口前移,执法前置,护航旅游发展,满足旅游提质升级的刚性需求,在全国率先开启具有武陵源特色的“旅游检察”破冰之路。
■服务旅游、破题而为,旅游检察创立新品牌
“武陵源区最大的区情就是旅游。我们决定主动把检察工作放在旅游发展的大局中谋划,促进检察工作与旅游发展无缝对接、良性互动,切实有效为旅游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刚到任不久,武陵源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澧便掷地有声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2016年3月,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武陵源区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服务旅游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立足检察职能,聚焦旅游发展”,让旅游检察成为优化武陵源旅游发展环境的新名片。
2016年4月26日,武陵源区人民检察院服务旅游发展工作室成立;
2016年5月5日,武陵源区人民检察院开通涉旅办案“绿色通道”,同时向社会公开承诺:有诉不理找检察。
2016年8月1日 武陵源区人民检察院旅游检察服务窗口在吴家峪门票站正式建立。
2017年3月25日,武陵源区人民检察院为了落实《决定》,出台《关于落实<决定>的实施意见》
2017年5月10日 武陵源区人民检察院向社会公开聘任“检企联络员”;
……
“检察机关主动上门服务,企业也会越做越舒心,我们也深信,旅游在检察的护航下,会越来越好。”旅游企业代表们提起武陵源区检察院充满赞扬。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旅游检察工作实施以来,武陵源区人民检察院先后出台6个规范性文件。共办理直接涉旅刑事案件31件,全程提速,确保质量,游客满意率达100%;通过“窗口前移,执法前置”,共为游客提供法律咨询385人次,提供法律和其他服务714人次,督促处理游客投诉9起,参与重要旅游执法活动12次;先后召开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座谈会,走访旅游企业64次,上门听取景区景点、高星级酒店、旅游客栈、旅行社、演艺场所和非公经济人士意见、建议107条;对旅游经营者和游客反映突出的“追客赶客”、“黑导黑车”、“执法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形成了专门的调查报告,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引起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具有武陵源特色的“旅游检察”新模式,赢得了国家旅游局党组成员刘金平、湖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少峰及省人民检察院游劝荣检察长的肯定和人民群众、中外游客的好评。这些做法被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北京卫视、《检察日报》、《中国旅游报》、《湖南日报》、搜狐、腾讯、新浪等主流媒体竞相报道:此举开创了全国检察系统为旅游发展保驾护航之先河。
■敢于亮剑、强化监督,执法办案取得新成效
“武陵源案件数量少,要保证每一件案件都办成优案、铁案,批捕准确率、不捕准确率、起诉准确率、不诉准确率都要力争达到100%。”武陵源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澧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聚焦检察主责主业,着力强化使命担当,坚持公益诉讼新发展,着力提升司法质效。三年来,武陵源区人民检察院共受理侦查机关移送审查批捕刑事案件77件121人,经审查依法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64人,不批准逮捕57人。受理侦查机关移送审查起诉案件172件234人,审结157件206人,依法提起公诉124人,不起诉82人,为全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积极开展犯罪预防工作。近三年来,武陵源区人民检察院坚持检察长接待日制度和检察开放日制度,畅通联系群众的渠道。乡镇检察联络室共发放检民联系卡和检察宣传资料1500多份,每月定期下乡共接待群众来访125人次,解决群众各类困难和问题50个,化解村民各种矛盾纠纷41个,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
专项监督出成果。武陵源区人民检察院近两年办理督促行政机关履职案件22件,涉及景区临时停车场乱收费、野生动物保护、林木损失、虚假广告等危及环境资源保护和公共利益领域。发出检察建议后,各行政机关积极行动,所涉及的问题都及时得到了处理。
2017年7月1日,全国人大赋予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全新职能。一年多来,武陵源区人民检察院共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3件。2017年12月,武陵源区人民检察院向区财政局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追回被张家界天子茶业有限公司违法套取的国家专项资金62万元人民币。2018年4月,武陵源区人民检察院开展立案调查张家界昆仑房地产开发公司欠缴土地出让金1671万元长达5年的案件,《检察建议》出台后一个月内追缴全部土地出让金1671万元,同时追缴了35万元滞纳金,并责成昆仑房地产公司在一年内必须开工建设。使武陵源区成为全省第一个欠缴土地出让金清零的区县。
从启程到迈步再到耕耘,无论是宏观决策,还是微观执行,武陵源检察院坚持采用“办案+监督+服务”的工作模式,运用“科室+平台+窗口”工作载体,实行旅游检察全职能融入,全要素融合,全链条融通,努力为武陵源服务旅游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检察产品。
■提高站位、自我加压,队伍建设呈现新形象
打铁还需自身硬,武陵源检察院始终将带好队伍作为第一要务。
多年来,该院把学习贯彻十八大和十九大会议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采取多种形式学习领会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检察工作。持续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丰富党的知识,增强党性观念,营造学习氛围。
狠抓班子建设,检察长带头讲党课,班子成员轮流辅导学习,每月1次集中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检察专业知识。坚持民主集中制,对“三重一大”工作广泛听取意见,一把手坚持做到“三个不直接分管”。带头办案作表率,班子成员在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的同时,积极参与办案和直接办理案件,分管检察长带头出席法庭,确保案件质量和法律的正确实施。
2017年,武陵源区人民检察院执法质量两次考评排名全市检察机关第一,综治民调结果位列全区政法系统第一,安全生产、基层党建等工作跻身先进行列,继续保持队伍零违纪、执法零过错、安全零事故。
置身于改革风生水起、发展只争朝夕的时代,武陵源区检察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持续转变理念,创新载体,完善机制,真正把武陵源旅游检察培育成叫得响、立得住、有成效的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