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项目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
2018年,湖南省着力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通过大力实施100个重大产业项目、100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100个重大产品创新项目,引进100个500强企业、100位科技创新人才的“五个100”,在全省上下大力营造抓项目兴产业、发展实体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浓厚氛围,真正把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如何深刻认识并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的决策部署?近日,记者对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罗智斌进行了专访。
“省委明确提出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向全省树立了抓经济发展的鲜明导向,发出了抓产业项目的总号令。我市将“产业项目建设年”作为今年工作主抓手,既契合省委要求,又符合张家界实际,与这几年张家界一直推进的‘项目建设年’‘产业发展年’活动一脉相承。”罗智斌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项目是第一载体”的发展理念,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一个个重点项目接踵跟进、开花结果,推动着张家界持续跨越。2017年我市重点推动了150个市级重点项目,实际开工115个,比上年多36个,其中开工10亿元以上投资项目27个。全年累计完成投资235.75亿元,为年计划的157%,有64个项目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张家界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抓住产业项目建设的‘牛鼻子’,要有一批与时代发展特征、发展需求相匹配的高质量产业项目。”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今年7月,我市出台了《张家界市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落实省“五个100”项目实施方案》,正式提出“52151”行动计划,即50个产业项目,20个科技创新项目,10个产品创新项目,50个招商引资项目,10个人才引进项目。通过引进一批适应我市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开发一批制约我市杜仲、五倍子、大鲵等优势资源产业链延伸的关键技术,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带动力和综合实力较强的行业龙头企业。
就如何开展好“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罗智斌认为,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导向、机制保障、环境优化等方面的协调服务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引导推动企业成为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的主体。要依托我市旅游等优势资源,聚焦“旅游+”、产业链条、龙头企业、成果转化、营商环境、创新人才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推动优势资源合理配置和要素高效集聚,加快旅游+及产业链条的延伸,不断培育新动力、增创新优势,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强化分工协作、分级负责,着力构建项目、技术、产品、企业、人才“五位一体”、契合紧密,各有侧重、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充分调动区县和部门、园区和企业的积极性,营造谋产业、抓项目的良好氛围。
罗智斌强调,产业项目建设是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切实增强产业项目建设年的辐射、示范和带动效应,走出一条符合我市实际的产业发展之路,在全省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中彰显张家界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