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经开区全景 胡卫衡 摄
正在建设中的大庸古城项目 胡卫衡 摄
茅岩河旅游区提质升级基本完成 潘鑫 摄
本报记者 易善任 万毅
自2013年以来,一个是旅游胜地梦,一个是全面小康梦。
为实现“两梦”,六届七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同心协力,攒紧拳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张家界这个老少边穷山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国际旅游新城正日益露出她傲然的身姿。
客多了、路宽了、楼高了、城新了,物资丰了、腰包鼓了、生活好了、笑脸多了……这是以旅游为主的产业项目建设让张家界华丽“蝶变”。
尝到产业项目建设带来的甜头,2018年,我市围绕“对标提质旅游强市”战略,“11567”总体思路,乘着省“产业项目建设年”的东风,积极对接省“五个100”项目,发动引擎,开足马力,大兴产业,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让“两梦”早日实现,用新作为谱写新篇章!
▶乘着新时代的春风◀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实施“十三五”规划至关重要的一年。
产业项目建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抓手,省委将2018年确定为产业项目建设活动年,在全省铺排:100个重大产业项目、100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100个重大产品创新项目,引进100个500强企业、100名科技创新人才。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市州闻风而动。张家界作为后发地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的议题大多是产业项目建设或与产业项目建设有关的内容。
“要想实现‘两梦’,产业项目建设首当其冲。全市上下要集中精力抓产业,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根基,真正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产业项目上。”市委书记虢正贵对我市“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定下基调。6月27日,市委常委会议对《关于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落实省“五个100”项目实施方案》和《张家界市2018年投资和重点工程及产业项目建设考核奖励方案》进行审议,虢正贵强调以精准的要求做好这两项重点工作,激发全市上下在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等方面的积极性,以产业项目建设推动张家界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产业项目建设,虢正贵每个月都要深入项目建设现场调研,解决相关问题。
4月20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革安召集发改、科技、经信、商务、人社、农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专题研究我市产业项目建设,敲定我市产业项目建设“52151”行动计划,明确了工作目标、时间进度、责任单位、联系领导。
同时,建立市产业项目建设年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委书记、市长任总召集人,统筹推进产业项目建设;设立市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项目)制度,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定项目定人定责,任务层层分解。今年以来,市领导联点帮扶53个重大产业项目,他们现场调研督查50余次,召开现场办公会、专题协调会30余次,解难题20多个。
根据“52151”行动计划,我市对应省“五个100”项目共143个,其中,市发改委牵头产业项目53个,市科技局牵头科技创新项目20个,市经信委牵头产品创新项目10个,市商务和粮食局牵头招商引资项目50个,市人社局牵头引进科技创新人才项目10个。143个项目中,列入省“五个100”项目11个,其中,产业项目4个,科技创新项目1个,产品创新项目1个,招商引资项目5个(引进500强企业),引进创新人才项目1个。
▶踩着新作为的鼓点◀
随着我市产业项目建设年“52151”行动计划确定,踩着新作为的鼓点,我市在产业项目建设上落棋布子,大展身手。
车间内,机器轰鸣、生产线运转不停;工地上,工程车来回穿梭、一派忙碌……全市9533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了火热的工地,西线旅游、大庸古城、韩国特色商业街、桃花溪谷等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今天开工的项目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7月10日上午,我市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张家界经济开发区举行。开工现场,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曹飞这样说。当天,涵盖农产品深加工、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工程机械、物联物流等领域的康美·大德酿造(张家界)产业园、张家界远大住工装配式建筑生产线(二期)、张家界久瑞健康植物资源高效综合利用产业基地等12个重大产业项目同时开工,总投资15.8亿元,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5亿元。
各大企业纷纷抢滩张家界,各个项目如雨后春笋落地开花,这主要得益于我市优越的投资环境、优质服务和对产业项目建设年的高度重视。
“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最大限度地搞好服务,当好‘保姆’,让他们在张家界发展得顺利、舒心。”市政协副主席、市发改委主任邓师煌介绍,在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中,全市各级各部门以“互联网+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为依托,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精简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积极推行“最多跑一次”服务模式,建立招商引资项目代办机构,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同时,将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推进情况纳入市委市政府督查计划及全市绩效考核范畴,实行“一季一调度、半年一督查、全年一考核”。
“政府对项目报建、手续审批,施工困难和进度,实行全方位服务,真正做到了一有难题、立马解决。”桃花溪谷项目施工负责人郑楚樵对我市“最多跑一次”服务深有体会,今年9月18日,桃花溪谷项目进入施工关键期,可工地上的渣土车不够,影响了工程进度,他找到武陵源区人民政府,请求解决。该区常务副区长侯铁夫立即致电区城管局,帮助协调解决了渣土车缺口难题。
▶带着新篇章的希望◀
要依托我市旅游等优势资源,聚焦“旅游+”等产业链条的延伸,以“产业项目建设年”为契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带着新篇章的希望,实现“两梦”,实现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跨越。
“今年以来,在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压缩投资的大背景下,我市安排的产业项目,比去年增加了10多个,总投资增加了10多亿元。”邓师煌告诉记者,今年我市在对应省“五个100”项目上,铺排了143个项目。
作为“产业项目建设年”的重头戏,截止9月底, 53个重大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957.45亿元,2018年计划投资92.8亿元。有44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达83%,完成投资55.8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0.7%。有3个项目已竣工投产,年新增产值近2亿元。其中,列入省“五个100”项目的4个产业项目进展顺利,共完成投资10.82亿元,占年计划的77.3%。“西线旅游”已于6月9日开门纳客,“大庸古城”正做开街前的最后冲刺,“韩国特色商业街”建设全力推进,桃花溪谷正在进行主体工程的外墙装修。4个项目开累完成投资57.73亿元,占总投资的81.3%。
同时,科技创新项目,已完成投资4.8427亿元。其中,列入省项目的张家界鸿燕新材料科技公司的“固硫催化剂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截止9月底,实现产值3500万元;产品创新项目,完成投资1.918亿元,其中,列入省项目的张家界金鲵公司的大鲵深加工食品综合开发项目已完成大鲵初、深加工食品生产车间等提质改造,实现了金鲵蛋白粉等专利产品自主生产;科技创新人才引进项目,截止9月底,已引进6名科技创新人才。其中,列入省项目的金鲵公司聘请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唐劲天教授为公司非全职专家,华中科技大学余龙江教授正在洽淡,有望超额完成省定任务;“引进500强100”项目,截止9月底,康美·大德酿造产业园项目成功签约,在谈项目12个,其中正威集团旅游开发、张家界房车露营公园、桑植县优质矿泉水开发等5个项目有望年底前实现签约。
“要加快列入省‘五个100’项目建设进度,对照省目标任务找差距,制定详细推进计划,克服困难,确保按时完成目标任务。争取在产业、人才引进项目上取得突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罗智斌对 “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