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18年10月18日

文明清风拂山城

本报通讯员 吴娟

半山半水,流光溢彩;街巷整洁,环境优美;志愿服务,扶老帮困;身边好人,弘扬新风……如今,走在慈利街头,随处都可以感受到一缕缕迎面吹来的文明清风,见证着这座山城因创建全省文明县城而带来的美丽嬗变。

看得见的文明创建成果呈现眼前,说不完的文明故事口耳相传。2017年,慈利县踏上创建之旅,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航标,慈利县委县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将创建的源泉凝结在一起:从机关到基层、从社区到农村、从干部到群众,全县人民以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要求,以素质提升工程为载体,加强道德建设,培育文明新风,优化软硬环境,共建幸福家园,一幅以“文明”为底色的城市和谐发展画卷徐徐展开。

突出价值引领 让文明之花更艳丽

慈利县零溪镇象鼻嘴村部里,党员群众坐得满满当当,正聆听着“家训、家规、家风”的文化讲座。场景转换,来到零阳镇青山村,“新时代党员群众讲习所”第一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们的生活》开讲……

事实上,在慈利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如同“上善若水”,自然而然地流向四处、走进基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近年来,慈利县建设打造了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场和试范乡镇、示范社区及宣传栏、文化墙、宣传橱窗等,建设乡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400多个,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3000余场次,开展各类宣讲 2000 余场次;建设了一批融入地域文化特征的公益广告设施,制作核心价值观广告牌3000多块,发放核心价值观宣传手册6万多份,引导广大群众做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今年56岁的杜腊珍,志愿到慈利县婚调委当调解员,作为一名志愿者,30年来她把义务当成了责任,做成了本分,以自身绵薄之力,先后接待调和了850多对夫妇,使130多对离婚夫妇成功握手言和。她总是给调解对象灌输中国的传统文化,宣传好的家风孝道,弘扬社会新风正能量;她坚持见面听情况找问题,给每名对象做一份详细情况笔录,建立秘密“个人问题档案”累计上千份;她先后总结了10种调解法,总是以最简洁的语言归纳问题的前因后果,入情入理,娓娓道来,群众亲切地称呼她“知心大姐”“最美和事佬”。

(下转4版②)

--> 2018-10-18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6334.html 1 文明清风拂山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