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婷
“你要尝试,不尝试就不知道深浅。”对于创业脱贫的经历,桑植县马合口白族乡梭子丘村岗儿洞组的村民刘峥华用一句简单的话总结道。
因为家庭贫困,刚初中毕业的刘峥华就选择南下打工。原本期待的大城市生活,却在现实面前被打脸。打工挣得的工资除了吃住来回车费外几乎没有结余。在认识妻子江丽秋后,刘峥华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回家创业。
2016年,回到家的刘峥华在乡党委政府和市委组织部驻村帮扶工作组的帮助下,他选择了行情较好、风险相对较小的土鸡养殖业,并得到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办起了养鸡场。买材料修鸡棚、购买幼鸡、网购孵化箱等,养鸡场的日益成型给刘峥华夫妇带来了致富的希望。但很快,刘峥华遇到了问题:网购孵化的400多个鸡蛋成功率不到一半。
“我认为是孵化箱的问题,后来还是坚持做观察查找原因。”措手不及的问题让刘峥华夫妇来不及气馁,他俩一边在网上查资料一边咨询。最后发现是购买的孵化箱温度过高导致孵化不成功,于是自己开始做孵化箱。
“2017年投的鸡苗有2500多只,但成活率只达到75%,今年就不同了,成活率能达到90%。”经过自己改良孵化箱,幼鸡成活率大大增加。刘峥华形容创业之初就像坐过山车,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踵而来。解决了孵化的问题后,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幼鸡的粮食需求量跟着增大。
“孵化成功了,幼鸡的数量增加,粮食需求也随之增加,幼鸡没有长大又不能售卖,资金链不活的时候是最难的。”刘峥华说,创业之初是挺艰难的,为了不让自己的事业半途而废,夫妇俩分工协作,妻子在家养鸡,刘峥华出门做些临工,赚点钱就给鸡买粮食。
2017年,刘峥华的养鸡场慢慢走上正轨,加上他采用碎野草和玉米粉末混合食物养殖,土鸡肉质好,价格合理,街坊四邻和附近饭店老板都找到他订购土鸡和鸡蛋。现在鸡场的1000只鸡已供不应求。每天都能接到客户的求购电话。
刘峥华说:“做这个项目回本比较慢,要有耐心。今年是有收益了,明年会更好。”
“他虽然家庭贫困,但是却不等不靠,没有什么懒惰和依赖思想,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实现了脱贫。”对于刘峥华的自立自强,市委组织部驻梭子丘村第一书记王委称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