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潘鑫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也影响着旅游行业内在的变化。近年来,随着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全域旅游”“优质旅游”的提出,我市已正式拉开“创建全域旅游”的篇章,“三星拱月”的全域旅游版图越来越清晰——“月”,即张家界核心景区武陵源,“三星”即以天门山景区为代表的“南之星”、以张家界大峡谷景区为代表的“东之星”、以茅岩河旅游区为代表的“西之星”。
相比经过30年沉淀的武陵源, 以及因品牌营销享誉海内外的天门山、依靠吸睛产品“玻璃桥”迅速火爆的大峡谷,沉寂重生后的西线旅游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这个“幺儿”成长的每一步,对于我市全域旅游整盘棋局都举足轻重。
从收购到开业,历时两年涅槃重生
西线旅游原本就是张家界旅游的老品牌。早在上世界90年代,作为“中国第一漂”的“茅岩河漂流”及“亚洲第一大洞”的九天洞,接待人次、行业口碑都不逊色。然而,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终因投入不足、路面老化、设施陈旧等因素影响而停止了发展脚步,成为全市全域旅游发展的最大短板,严重掣肘了全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西线旅游景区的发展,牵动了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心。2014年7月,时任市委书记杨光荣对西线旅游进行调研,将其纳入全市旅游综合改革之列。2015年9月,市经投集团成功收购原西线旅游公司94.03%的股份,成立了张家界茅岩河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茅岩河公司”),开启了一场对“西之星”除旧布新的大规划、大改造、大建设。
2016年2月25日,西线旅游开发正式启动,按照“一轴五区多点”的布局,总投资60亿元进行改造提质升级。突破交通瓶颈,打造精品项目,教温、利九、刘洪等5条旅游公路相继开建,九天峰恋旅游区、红军文化体验园、平湖游、茅岩河漂流、新西兰喷射快艇等项目相继启动。
“准确定位,精准发力,整合优势资源,补齐发展短板,打造‘世界知名山水文化旅游度假区’。” 2017年9月29日,市委书记虢正贵带队调研西线旅游时,为西线旅游的发展指出了方向,提出了更高、更精准的目标。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革安先后多次现场调研西线建设,反复强调坚持环保生态,提升品质,打造精品,真正实现西线旅游惊艳亮相;市委副书记刘绍建多次现场要求,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按照时间节点,确保西线旅游开发工作有序开展;副市长欧阳斌现场督阵,强调科学管理,安全生产。
西线旅游景区项目启动前后,市委市政府还先后出台指导建设的《关于西线旅游开发调研座谈》《关于加快西线旅游开发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
肩负西线旅游开发的重要使命,市经投集团高度重视,在市委市政府、市西线旅游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集团内部也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的西线旅游工作组,综合协调,强力推进。
今年6月9日,西线旅游终于掀开了“红盖头”。她的惊艳亮相,为两年多的建设划上了阶段性的句号。
营业三月揽客30余万,接待水平得到检验
西线重装开业,我市“三星拱月、全域旅游”格局正式形成。那么,过去的四个月时间,西线旅游究竟成绩如何?
据了解,截至9月底,西线旅游景区已接待游客近30万人。这一数据与全国同类型新开业景区相比,已经非常不易。资料显示:2005年,天门山景区开门迎客,全年旅游接待人数3.4万余人。2014年,老道湾景区开局之年,全年接待游客约30万人。由于之前主要精力集中在建设和营运上,西线旅游营销尚未大幅开展,仅通过渠道营销的对接,已经有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的游客来到西线。因此,揽客30余万不仅是个数字,他们都将成为西线旅游的首批传播者。
与接待量同样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西线旅游景区得到检验的服务水平。记者从茅岩河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蔡平原处得知,“几个月间,景区无一例游客安全事故发生,无一起旅游有效投诉。公司从机关管理、到面对游客的基层岗位,工作机制、人员能力都在实际接待中得到了检验,逐步走向成熟。”
他说,为了留住游客好口碑,西线旅游景区在开业前就许下了“五星”和“五心”的服务承诺——用五星级的服务,让游客在西线玩得放心、开心、省心、称心和安心。为此,他们在开业前多次组织岗位技能培训,营运后设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对景区服务进行明察暗访,用严苛的绩效考核办法对每个岗位进行规范,确保为游客提供五星级的服务。
工作中,他们还开创性地提出“把支部设在码头上,让党旗飘在游船上,把党员模范作用发挥在岗位上”,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排头兵作用,在一线树立了许许多多的活标杆、好榜样。景区接待获得一致好评,在短短三个月时间成功创建“全市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
围绕水和文化,打造休闲度假体验旅游目的地
经过几个月的磨砺,西线旅游景区的工作更加有条不紊。不久前,以赵文胜董事长、张丕达总经理为核心的经投集团班子成员再次为西线旅游的发展指明方向。眼下,他们正在筹划部署三大块的重点工作:
一是提升已有产品品质。在九天玄女洞,要通过3D灯光秀的形式呈现“九大场景”,让石头活起来,让游览互动起来;在苦竹河大峡谷两岸,要打造沿河花廊,还原部分昔日生活场景,增加游客体验;改造老游船进行民间艺术展演,增加互动性;逐步开放峰恋溪户外探险;开发情侣漂、自助漂等新漂流产品。
二是大力开展旅游营销。在游客进入的重要通道设置广告牌;结合资源特色、地方性节日开展活动营销,形成市场认可好、站位高、影响大的活动品牌;抓渠道建设,找合作商代理商,在重庆、长沙、张家界三地建立西线旅游办事处,对接散拼市场,开通旅游专线;对接黔张常高铁,引导好从大西南进入张家界的客人。
三是强力推进工程建设。集中打通西线至核心景区大交通动脉;形成各景区间快进快出的格局;建设鸭坪的观光电梯项目;高速茅岩河服务区进行打包升级,将游客服务综合体和高速基础设施融为一体;加快红军体验园的建设,丰富西线产品。
未来,西线旅游还会有哪些亮点值得期待?蔡平原告诉记者,现有产品的运营仅仅是西线旅游景区迈出的一小步。在做好三大块工作同时,公司将对景区资源反复摸底、归类,根据西线的整体规划,利用自建、合建和招商三种形式推动西线产品业态的布局,进一步凸显休闲度假体验旅游目的地的打造。
“西线的旅游布局一定是要区别于核心景区、天门山和玻璃桥。发挥好西线作为旅游处女地的优势,利用好其线长面广,资源丰富的特点,在建设中丰富产品业态布局,满足未来游客的多元需求,让游客在西线的绿水青山里玩、吃、住、娱,真正地慢下来。”蔡平原表示:“西线有最纯净清澈的水源,茅岩河是孕育了覃垕王和本土文明的母亲河、英雄的河;西线不仅有绿水青山,还有多彩的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土司文化。西线建设一定会围绕水和文化来做文章,做好产品业态的布局。只有按照这个路径,才能不辜负市委市政府的高瞻远瞩,完成西线补充和延伸张家界全域旅游产业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