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18年10月13日

梭子丘的春天

——市委组织部驻梭子丘村帮扶纪实

梭子丘白族风情老街,民族风情浓郁。

2018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主题活动分会场暨桑植白族开镰节在梭子丘白族文化广场举办,吸引了上千群众和游客前来观看。

实施“白族文化后继有人”工程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仗鼓舞及九子鞭等编排成学校课间操。

本报通讯员 肖俊 王委 左粮华

红灯笼、白栏杆、小青砖……一排排白族特色现代民居沿街而立,白色外墙上的山水画生动而富有韵味。走进梭子丘村白族风情老街,夕阳顺着瓦檐斜落脚下,浓郁的白族风情扑面而来。“山门打开来,杖鼓舞跳起来,白族人民情意深,三道茶端上来……”优美的梭子丘《白族迎客歌》在老街入口唱起来,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在这里感受白族文化的无穷魅力。

梭子丘村是重点贫困村。2015年前,梭子丘是出了名的脏乱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这里的真实写照,按当地老百姓的话说,这是一个“司机从不踩刹车”的地方,贫穷与落后揪着梭子丘老百姓的心。

2015年4月,梭子丘迎来发展的转折点,张家界市委组织部帮扶工作队来到这里,开展驻村扶贫。

■加强班子建设 摸准发展方向

帮扶工作队进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强村班子建设。市委组织部机关党支部与梭子丘村党支部结对联建,共同推进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试点探索出台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及功能配套标准手册,高标准建成运行白族特色风格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规范了阵地建设;向村各党小组选派党建指导员,指导抓好“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任务落实,规范日常管理的同时,创新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共建醉美梭子丘”主题党日活动。并探索推行村“两委”换届工作纪实手册,在全市率先完成换届选举工作。

“依靠白族文化做旅游文章。”在市委组织部的帮扶下,村班子的建设的得到了加强,摸准了梭子丘未来发展的方向。

发展乡村旅游,成了梭子丘乡村振兴的有力措施,成了促进农民增收、帮助乡村发展的新招好棋,白族小镇梭子丘迎来了绚丽的春天。

■ 打造“湖南白族第一风情小镇”

驻村帮扶队和村班子经过多方考察学习,研究确定了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突破点在哪里?大家反复讨论,思路逐步打开,决定打造一条“梭子丘白族风情老街”。老街以梭子丘村原有集镇街道为依托,累计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不到三年时间,“灰尘街”变身“白族旅游街”;“蜘蛛网”入地,民居“穿衣戴帽”,再现最美天际线,一条极具白族魅力、白族风情、白族底蕴的“梭子丘白族风情老街”的建成,标志着湖南白族第一风情小镇初具规模,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和购物的新型乡村旅游体验,梭子丘的乡村旅游迅速兴起。

老街建成后,“体验原生态”项目积极跟进,整合梭子丘原生态优美山水元素,先后开发了五龙湖垂钓休闲度假、将军洞探险、茶马古道红军路等乡村旅游精品路线,极大地加快了梭子丘村整村脱贫步伐。

■ 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人气有了,游客来了,这个“司机从不踩刹车”的地方开始让人们留恋起来。“要让大家感受到更浓厚的旅游氛围”,在市委组织部的帮扶下,文化墙、白族文化广场、白族戏剧院相继建成,当地的文艺活动有了场地,游客也能更好地欣赏到原汁原味的白族文化,乡村旅游发展拥有了舞台与载体。

人气带动了起来,驻村帮扶队和村班子大力引进社会资本投入建设白族风情老街的旅游服务商体支撑,先后带动社会民间资本投入1000多万元,建成梭子丘白族大酒店、梭子丘白族主题客栈、老街白族旅社、五龙湖旅游度假山庄、梭子丘夜市、蝴蝶泉铁板烧、梭子丘白族旅游餐厅、白族茶馆、老街纯米酒坊、家家红大型超市、梭子丘餐馆、好声音KTV、皇室奶茶店、韩素生活馆等商业载体,为旅游提供服务。

夜幕降临,暖黄的灯光照亮整条风情街,玉石坊、根雕坊、茶庄、酒坊、豆浆铺灯火通明,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沉醉其中,这个昔日暮气沉沉的偏远山村,摇身变成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乡村旅游景点。

接着,市委组织部立足梭子丘村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实际,实施文化人才兴村战略,从吉首大学选派4名“旅游+民族(俗)文化”特派专家,引导白族文化的挖掘、传承和保护,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创建白族文化品牌,成功承办了2017年中国张家界·桑植民歌王总决赛、百名艺术家走进梭子丘、2018年中国新歌声全国海选赛梭子丘专场、2018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主题活动桑植开镰节分会场等活动。

为了让游客更好地感受乡土文化,在特派专家的指导下,梭子丘村组建了以白族文化传承人为骨干的“梭子丘白族文化艺术团”;建立了老街二胡队;建好了白族书屋;挖掘本土艺人,成立了梭子丘汉剧团,2018年10月1日,举行了“庆国庆”首场义演活动;实施白族文化“后继有人”工程,在马合口学校开设白族音乐课、白族舞蹈课、白族历史文化课。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开办白族刺绣班,让当地村民免费接受刺绣培训,并建立“旦旦白族刺绣馆”,开发白绣旅游产业;支持当地青年返乡创业创办吉祥玉石根雕工作坊;同时将白族三道茶、桑植白族杖鼓舞和九子霸王鞭等民俗与乡村旅游深度结合,打造特色将文化和旅游充分融合,提升了旅游品质,丰富了旅游内涵。

驻村帮扶队和村支两委尤其重视精神层面的教化,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扩展和发挥白族文化广场、白族书屋功能,营造白族儿女爱党敬党、爱国护国、爱家建家、勤劳致富、艰苦创业的良好社会风气。在浓厚的传统文化熏陶下,梭子丘村涌现了各类先进典型39人,其中68岁老人向彩芹拾金不昧事迹被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节目报道。

2017年7月1日梭子丘白族风情老街开街以来,先后接待党建考察、扶贫考察、文艺采风、大中小型旅游团队、周边自驾游客人、招商引资考察等20000多人次,创收200余万元。梭子丘的精准扶贫之路通过开发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形成特色旅游产品,构建旅游产业链,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消费;同时,驻村帮扶队和村支两委也通过奖励扶持,引导建档立卡户建成梭子丘餐馆、电商服务平台、白族旅游餐厅等旅游服务商体,积极参与到老街的旅游经营中来,切实促进了群众的增收,2018年底,该村实现整村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000多元。

以文促旅,文旅结合,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梭子丘的明天更美好!

--> 2018-10-13 ——市委组织部驻梭子丘村帮扶纪实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6471.html 1 梭子丘的春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