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胡蓉
立案查处728人次,涉及科级干部67人,移送司法机关8人。
出台各类相关制度70余个,受理各类信访件1251件。
从区检察院转隶到区纪委监委16人,提拔重用交流纪检监察干部52人;
《永定风纪》电视专栏开播42期,全市首部廉政阳戏《全家福》巡演230场,推出全球首支三语好家风歌曲,建成全市首个纪检监察系统声光媒体廉政文化警示教育基地……
三年的风雨兼程,三年的砥砺前行,新一届永定区委以上率下,披荆斩棘,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助推管党治党的“两个责任”落地生根。永定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严格监督执纪,不断正“歪树”、治“病树”、拔“烂树”,用实实在在的党风廉政建设成效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层层落实,招招发力,“两个责任”上肩留印
近年来,永定区委、区纪委始终抓住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牛鼻子”,督促各级党组织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出台了《张家界市永定区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实施办法》,层层签订“责任状”。制作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提醒卡、区管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办法,不断创新探索干部动态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了两个责任的无缝隙、全覆盖。
“现在履责清单件件都记在自己头脑里,只有兢兢业业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避免吃‘红牌’。”永定区尹家溪镇党委书记李建军在全镇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会上对镇干部说。
今年以来,区委书记祝云武先后与区委班子成员、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廉政谈话162人次。同时,区纪委监委定期就“两个责任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区委巡察办也将“两个责任”落实情况纳入巡察重点,有效传导工作压力和责任。三年来,共通报批评119人,57名干部因“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受到责任追究。
■固本培元,建章立制,“四风”陋习有效根治
“一个地方的干部作风严重制约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作风建设必须建立一整套相对稳定的规范性制度,并纳入党风廉政建设的整体布局。”2017年1月24日,永定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苏振在区纪委七届二次全会暨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上强调。
为根除“慵懒散”陈疾,狠抓源头治理,永定区纪委监委连续两年开展“剑指慵懒散、提振精气神”作风建设主题活动,出台了《永定区违反作风建设有关规定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永定区加强作风建设“十严禁”》等长效机制。针对违反作风纪律的单位和个人,要求按照“筛、改、晒”三步骤,采取民主生活会自查,“网络+评估”的模式公示整改等方式,对综合分值靠后和“不满意”的单位进行问责,逐步形成长期管用的制度体系。同时,针对脱贫攻坚、作风建设等中心工作履职不力问题,出台了“三制三追责”、“追责问责的四点意见”等制度。三年来,共发放《张家界市永定区作风建设资料汇编》等各类廉政读本21000余册。围绕脱贫攻坚、办公用房清理、收送红包礼金、违规赈酒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监督检查120余次,下发作风通报62期,通报批评147人。
■综合施策,靶向治疗,案件审查综合效应凸显
“永定区林业局要将此次克扣冒领的退耕还林和生态公益林补偿款按程序清退到位,对相关人员依纪依法处理,健全完善规章制度......”6月5日,永定区林业局收到了永定区监委的第一封监察建议书。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涉及群众利益的什么问题突出,就先整治什么问题。针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集中开展了贫困户精准识别、危房改造、林业“两补”、村级财务清查四项专项整治行动。并首次将村(居)作为独立巡察个体,针对52个贫困村项目落地、惠农资金发放等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开展为期三个月的脱贫攻坚专项巡察。截至目前,共发现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344个,立案查处87人次,组织处理167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追缴资金354.79万元,退还群众资金63.04万元,用实实在在的监督执纪成效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写在纸上”不如“走在路上”。永定区纪委监委坚持把第一种形态作为日常工作,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注重从巡察、专项检查、群众举报中挖掘问题线索,严肃查处发生在脱贫攻坚、工程建设、征地拆迁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问题。全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以钉钉子精神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对腐败问题 “零容忍”、严惩处。
■家风化人,案例醒人,做好“不想腐”前半篇文章
永定区纪委监委注重挖掘传统家风家训中崇德、尚廉、守规等廉洁元素,开展廉洁文化 “六进”活动。出台了《永定区廉洁文化进家庭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实施方案》,以王家坪镇马头溪村、石堰坪村为“廉洁文化进农村示范点”,创新开展悬挂一块家训牌、讲好一个家风故事、创作一首好家风歌曲、演好一台廉洁戏剧的“四个一”活动,由点及面,在全区开展廉洁文化创建活动。
同时,以“倡清廉家风,建最美家庭”为主题,通过立家规、传家训,树立廉洁新风。目前,永定区90多个单位、23个乡镇(街道),2300名党员干部共提炼家风家训3000余条、家风故事100余个,签订廉洁从政承诺书2500余份。创作的全球首支新土家元素三语好家风歌曲mv《哎咯咱的作数》,现已在省市媒体予以推介,切实将传承先祖、忠孝传家的主题向全省推广。
好家风化人,典型案件更警醒人。永定区纪委监委不断厚植“不想腐”的土壤根基,通过案例剖析、旁听庭审等方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为党员干部筑牢廉洁自律“防火墙”。三年以来,共开展“以案说纪”警示教育10余次,组织600多名干部参加法院庭审旁听,分批次组织1200多名干部群众前往湘鄂川黔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创新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
2017年12月19日,永定区监察委员会成立,结合新组建的9个派驻纪检组和1个巡察办,全区纪检监察队伍注入新的力量。怎样把“打铁人”锻造成“铁打的人”成为摆在新一届永定区纪委监委班子面前的一个难题。
执纪必先守纪,律人必先律己。永定区纪委监委创新将2018年作为“政治化、标准化,规范化、法治化建设年”,通过精心组织“半月一课”、进行一次作风排查、开展一轮岗位练兵、攻克一个工作难题、完善一套工作流程、完成一篇调研报告的“六个一”具体举措,切实解决队伍职能不清、定位不准、标准化不够的难题。同时,坚持刀刃向内,强化干部监督,将工作不敢担当的“老好人”、不愿担当的“甩手掌柜”、不能担当的“木偶”请出队伍。三年来,26名纪检干部因履职不力被问责,其中,约谈16人,诫勉谈话2人,立案查处8名。全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永定区纪委监委永立潮头绘宏图,将一幅全面从严治党画卷徐徐展开。未来,永定区纪委监委将在上级纪委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一路扬帆航行,继续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为加速推进全域旅游,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
永定区“廉洁文化进家庭进社区进农村”启动暨廉洁戏曲展演在王家坪镇举行,现场为马头溪村被授予“廉洁文化进农村”示范点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