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3版)
“老虎”“苍蝇”一起打
着力营造山青水秀政治生态
正风之时,反腐大戏也在上演。
“当我为儿子洗完最后一件衣服,望着熟睡中已经长大的儿子时,当我被纪委领导带离我依依不舍的家时,我的人生大厦顿时轰然坍塌了。”这是慈利县政协原副主席(兼)、中医院原院长肖调湘在悔过书中发出的感慨。
这个将慈利县中医院从一个发不出工资的山区县城医院,发展成为全国首批示范中医医院的“能人”,在走上重要领导岗位后,私心私欲膨胀,把医院当成自己的摇钱树,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带来巨大损害,也让自己走上了腐败堕落的深渊,最后被开除公职,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肖调湘案只是近年来在纪检监察机关强力反腐进程中落马的贪官冰山一角。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强力惩治腐败,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败斗争取得历史性成效。
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6年,全市各级纪检机关共立案3010件,结案2744件,给予纪律处分2730人,其中县处级干部65人,科级干部454人,移送司法机关56人。严肃查处了白开文、金中华、舒基欣、王作成、彭国武、杨鄂勇、田清胜、陈俊文、文慈华、黄华、郑文举等一批重要岗位县处级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
简单的数据背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反腐与腐败、正义与邪恶之间,充满了激烈较量。可以说,每一个贪官的处置,后面都凝聚了张家界纪检人的智慧和汗水。
2016年8月15日,原张家界市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彭国武因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廉洁纪律、工作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等问题,被“双开”,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2016年11月13日,国网张家界供电公司原副总经济师、桑植县电力公司原党委书记、经理张家平被张家界市纪委立案审查,并被采取“两规”措施。12月1日,张家界市纪委给予张家平开除党籍处分,并将其涉嫌违法犯罪的线索移送张家界市检察院办理。
2017年2月13日,张家界市中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曾文胜被张家界市纪委立案审查,并被采取“两规”措施。5月,曾文胜被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并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
2017年6月8日,市纪委监察局对张家界市卫计委原党组书记、主任文慈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党纪政纪立案审查,并采取“两规”措施。8月,市纪委监察局给予文慈华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2018年1月4日,桑植县人民法院以文慈华犯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4年。
……
进入2018年之后,尤其是1月8日市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后,“打虎”“拍蝇”实现全覆盖,一大批腐败分子被绳之以法。
7月26日,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党组成员黄华,市农业委员会主任、致公党张家界市委主委郑文举,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原调研员李远胜,永定区崇文街道办事处主任科员李启祚等4人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公职。7月27日,永定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龙期斌接受审查调查。7月28日,桑植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谷志传接受审查调查,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钟凤娟接受监察调查。
连续三天不停歇的调查,引起全社会的震撼。其实,引发震撼的还远不止这三天。
7月13日,市中级人民法院正科级审判员、执行庭原庭长曾宪忠接受监察调查。6月29日,市商务和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钟文平,副处级退休干部唐荣华双双接受审查调查。6月21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正处级审判员覃遵月接受审查调查。
从6月21日到7月28日,不到40天的时间里,市纪委监委密集公布“打虎”“拍蝇”消息,11名涉及司法公正、民生服务等人民群众一直以来反映较强烈领域的重量级党员、干部受到处理和接受审查调查,反腐热度一浪高过一浪。
贪官纷纷落马,纪检监察机关以霹雳手段,抽丝剥茧,使这些人的违法违纪犯罪行为大白于天下,成为一部部生动的反面教材,对公职人员和党员干部产生强烈的心灵冲击和震撼!营造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正能量充沛洋溢的强大磁场,为涵养巩固张家界山青水秀政治生态环境立下汗马功劳。
反腐败斗争每向前迈进一步,都殊为不易。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苍蝇”感受更为真切,“小官大贪”“微腐败”更令群众深恶痛绝。回应群众关切,纪检监察机关在“打虎”不停的同时,“拍蝇”也从未止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机关把正风反腐的重点延伸到基层、指向事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果断挥起执纪利剑,突出查处退耕还林、危房改造、扶贫开发、库区移民等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砍断伸向人民群众合法利益的“黑手”。
几年来,查处涉农违纪案件1439件,涉及村(居)党支部书记、主任的493件。仅2016年的“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以来,党纪政纪立案462件,给予党政纪处分360人,涉嫌违法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7人,追缴违纪金额1047万元。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苍蝇”纷纷拍落,让广大人民群众拍手称快,极大地改善了基层政治生态环境。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无疑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市委带头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出征”,多次主持召开常委会议、书记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出台系列文件规定,突出“头雁”引领、示范带动,坚强领导并指挥督促纪检监察机关全面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
张家界一些行业,近年来腐败之风有愈演愈烈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张家界以“零容忍”的态度,对这些行业腐败现象进行强力反腐,其力度之大,从2017年几次专项治理行动中可窥一斑:
深化“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治理,查办扶贫领域案件221件,党纪政纪处分89人,组织处理163人,追缴资金343万元,印发通报17期,通报典型案例81件。
查处环保领域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失职渎职行为案件16件,处理148人,其中约谈137人,诫勉谈话5人,行政警告处分9人,党内警告处分11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6人。
中小学违规征订教辅材料问题专项整治中,共追缴违纪资金426.62万元,清退违纪资金61万余元,立案查处40件,组织处理585人。
集中开展国家公职人员涉金融活动专项整治,共对7928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本人、配偶、子女和其他特定关系人从事金融活动有关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13个。
市卫生系统、武陵源区主动分别将违规参与涉医、涉旅类经营活动清理纳入专项整治内容,扩大专项整治成效。自2017年8月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对2012家单位进行清理,对57907名清理对象参与涉矿等经营性活动进行了排查统计,单位和人员清理覆盖率均达100%。
反腐是艰辛的,但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随着2018年市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全市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四个全覆盖的权力监督格局初步形成,权责清晰、衔接顺畅,协同高效的联动机制逐步建立,监督的网络越织越密,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
“四个监督”全覆盖以后,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稳中求进,以霹雳手段打出正风反腐系列组合拳,形成“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强大震慑。今年以来,已有80多名党员、干部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超出去年同期的6倍。今年1-6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新立案559件,同比增长31.84%;其中,涉及处级干部22人,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14人。武陵源区卫计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郑山红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成为湖南纪委监委合署办公后移送审查起诉第一案;桑植县纪委监委5天拿下县水务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县农村供水总站站长田永红严重违纪违法案,张家界纪委监委合署办公后的留置第一案刷新了办案时间“短纪录”。
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以后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渐入佳境,连出重拳,强势回应了少数人的猜疑和误判:只要有腐败现象存在,反腐败就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
多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牢牢把握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纠正和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行为,把政治上蜕变的“两面人”及时甄别出来、清除出去,坚决同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的言行作斗争,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通过严明政治纪律带动其他各项纪律全面严起来,推动了张家界政治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下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