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18年10月13日

永远在路上

——张家界市纪检监察工作回眸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虢正贵,与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袁美南为张家界市监察委员会成立揭牌。

在1991年大庸市清房、纪检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获奖先进单位合影。

本报记者 曾甲长 通讯员 康锋辉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张家界是一处特别的“坐标”。

9月,位于刘家坪白族乡长征村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基本建成,遒劲有力的馆名题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在纪念馆前扛起红旗拍照留念。

另一边,贺龙纪念馆内庄严肃穆,人们通过一幅幅画面和革命文物,缅怀贺龙元帅及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作为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张家界不仅以风景著称于世,而且还是一片英雄辈出的红色土地。近代以来,先后有20多万优秀儿女毅然投身革命,2万多人踊跃参加红军,6万多红军将士和革命群众英勇牺牲。众多的革命先辈,用自己的鲜血浇灌了中国革命,树立起了一座座丰碑,向世人传递出一份响亮而清晰的答卷:中国共产党员应该具备怎样高尚的情操和坚定的信仰!

如何传承好红色基因,让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下去,将他们为之奋斗而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摆在张家界人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张家界市纪检监察人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没有硝烟的战线上书写了一份份可歌可泣的答卷,为这片举世闻名的山水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人民更幸福提供了最强有力的纪律保障!他们一再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正风反腐,永远在路上!

腐败与反腐败的较量

在这片山水画卷里从未停歇

在张家界,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从未停止过。

1979年元旦,《人民日报》社论提出:要克服官僚主义,打掉衙门作风。

社论发出后,包括大庸在内的全国各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对“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夜郎自大”和“高高在上”的活动。

这次活动也许是改革开放之后,张家界大地上掀起的首场作风建设。此后,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历史的巨浪开始以加速度的方式涌动起来。

1988年12月11日,还在筹备地级市工作的大庸,纪检监察组发出《“关于大庸市武装部干部职工在机关院内营建私房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对于这次全市清房,《瞭望》周刊这样写道:

湖南省西北角的大庸市近一年多来,在反腐倡廉、清理党政干部违纪营建私房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据有关部门统计,这个市自1986年以来共有2000余名党政干部在城镇营建私房。到今年(注:1990年)5月底已清查1900多户,查出违纪金额和罚款140万多元。对违法乱纪营建私房的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了重点清查,已立案查处120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55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26人,其中被处分的县级干部有18人。

张家界市纪检监察志,对于清房工作也有多条记录,其中一条这样写着:1989年3月20日,省委、省纪委为帮助、指导大庸搞好清房工作,从省直、常德、自治州等地抽调30名同志组成省市联合调查组进驻大庸。

让人惊讶的是,此前不到一周,也就是3月12日这天,中共大庸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才宣布成立。

清房联合调查组的规格之高与清房时间持续之长,以及决心之大,至今看起来依旧让人印象深刻。应该说,从1986年至1991年的这次集中清房工作对于张家界市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不但极大地改变了张家界违法乱纪营建私房的现象,还为其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纪检监察投射的力量,短期内也许给极少数人以痛苦,但从长期而言,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党的执政地位的维护却清晰可见。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当私房建设的硝烟慢慢淡去之后,党风廉政建设、行风评议、减轻农民负担、行政效能和中小学乱收费等问题一度成为纪检工作的重点。

张家界人向来就勇于探索和创新。在正风反腐进程中,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张家界开创的“下派纪委书记”模式,给中国探索深化纪检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1991年3月,张家界市纪委提名推荐审理室主任莫辉华担任慈利县纪委书记。上任后,时年38岁的莫辉华同志凭借自己出色的综合能力素质和在市纪委工作7年的锤炼与沉淀,很快在当地打开局面。

“下派纪委书记”的举措一出,成果显著。到了1997年,张家界4个区县的纪委书记均为市纪委“下派”。这场改革留下了一连串的骄人数据。1995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635件,是1994年的2.2倍,其中查办万元以上经济大案40件,是1994年的3.3倍;1996年,立案数增至924件,同比又增长45.5%。1997年立案总数为926件,其中,处级干部15人,同比增长2.5倍,查办案件数名列全省第三。

尽管这次试验最终因为种种因素终止,但无疑是张家界纪检工作一次大胆而有成效的尝试。《人民网》《廉政瞭望》等媒体在相关报道中引用反腐学者的话指出,“这种试验非常有意义。它就好比一支军队的先头部队一样,他们需要为大部队去占领极其重要的进攻出发地,但是大部队最后是否沿着这条路走,就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来继续分析了。”

是的,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变化,张家界的纪检监察工作一直与时代主题和国家命运同频共振,不断地推动着这片山水以健康的肌体,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走出了一个又一个坚实的发展脚印。

当新世纪拉开序幕之后,张家界纪检工作开始新一轮发力。

2006年,张家界市廉政短信开通,张家界廉政网开通并实现与省红网的链接。同年,张家界市反腐倡廉理论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艰苦奋斗教育基地,分别在市委党校、张家界监狱和苏维埃纪念馆挂(揭)牌。

2007年3月,市纪委二次全会暨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发表了题为《反对享乐主义》的讲话和题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为构建和谐张家界 建设世界旅游精品提供纪律保证》的工作报告。

2012年10月,在张家界市第六届纪委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开展了首次处级党政正职述廉评议工作。

建市以来,张家界市通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就推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财、物”、“一把手”末位表态、行风评议、重点岗位评议等措施,进行了积极探索。这次处级党政正职述廉评议,对于规范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正职的用权行为,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纪检工作犹如一趟疾驶的列车,沉稳低调而坚定地驶向新时代。2012年底,历史的车轮行进到新站台,注入新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15日当选为总书记后和中外媒体第一次见面的讲话中,就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他说:“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帷幕拉开!

(下转3版)

--> 2018-10-13 ——张家界市纪检监察工作回眸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6462.html 1 永远在路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