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18年10月10日

涓涓细流润民心

——市教育局驻村帮扶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 罗 杰

九月的永定区三家馆乡三家馆村,秋高气爽,大地一片金黄。全村的稻谷又迎来了收割期,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村民忙碌的身影,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连日来,在贫困户家的稻田里,市教育局的驻村帮扶干部和村支两委的成员们忙着割稻子、打谷子、背谷子,一个个干得汗流浃背。自从市教育局驻村帮扶工作组进驻以来,工作组员们扎根农村,俯下身子为民服务,一件件、一桩桩真情帮扶的事迹如涓涓细流温润着当地群众的心田。

永定区三家馆乡三家馆村全村辖31个村民小组,610户2499人,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3户,贫困人口590人。目前已脱贫165户578人。2018年预脱贫6户10人,2019年预脱贫2户2人。市教育局驻村帮扶工作组进驻三家馆村后,村里的田间地头、庭前院内、山路小巷,总有工作组员们忙碌的身影,不管是风雨交加还是烈日当头,工作组员们始终和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携手同行。

走村入户共谋脱贫路

驻村开始,工作组员们就开展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他们翻山越岭、进村入户,谦虚学习,踏实调研,与村干部和群众代表深入探讨交流,分析村里潜在的优势和发展的瓶颈,为三家馆村脱贫攻坚工作部署了详细的发展规划。

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重要抓手。工作组以提高村支两委干部的思想素质、服务意识、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为抓手,帮助他们朝着标杆方向迈进。定期召开党小组学习会,了解最新政策动态;加大培训考察学习力度,先后选派13人次参加培训和外出考察学习,拓宽了村干部思维视野。同时加强“村民监督委员会”建设,让有觉悟、有思想、有水平的老党员、老干部加入到“村民监督委员会”中,代表广大群众对村级财务收支、政策执行和重大决策进行监督管理,做到了村级管理的公开透明。

凝心聚力啃下“硬骨头”

基础设施是三家馆村群众脱贫路上的“拦路虎”,也是制约发展的直接因素,面对欠账较大的基础设施问题,市教育局驻村帮扶工作组下定决心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工作组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协调争取。先后争取了市教育局132.5万元为三家馆村建设了新村部。争取了10公里的道路硬化指标,目前全部完工验收。协调区国土局投资160万元新修了涉及刘家溶组、半坡组、圣家塔组、榨坊等9个组的5公里机耕道,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出行。协调区水利局投资80万元,整修了舒家湾、曹田湾两座水库的主坝和阀门,铺设100米引水管道,硬化200米的边沟;投资120万元完成了辐射全村的自来水工程,预计今年10月底可全部完工。

在工作组员们的积极争取下,一个小小的贫困村,先后投入各类帮扶资金887.2万元,其中市教育局直接拨款258.9万元,财政专项资金和职能部门投入资金628.3万元。一个个关乎民生的重要项目全部落地建成,工作组为三家馆村的乡亲们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千方百计为民促增收

增收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要增收必须要发展产业,产业扶贫是驻村帮扶的重头戏,也是难点。

工作组采取“激励引导”与“适度扶持”相结合的工作策略,想尽千方百计谋三家馆村的产业发展。先后带领相关人员前往永定区立功桥、长茂山、沙堤、同斗、码头溪和慈利东岳观、广福桥等地参观学习,又多次邀请多个有意投资开发的公司或个人来到三家馆村实地商谈。积极引进张家界莓茶种植专业公司,目前在三家馆村流转土地800多亩,2019年计划再流转400亩,将三家馆村打造成张家界莓茶种植公司的观光园;盘活抛荒田土和山地资源,打造了150亩百合种植基地;扶持村集体以股份合作形式打造100亩杨梅基地,补齐集体经济短板;继续支持现有200亩蓝莓基地做大做强的基础上,扶持50亩蓝莓合作社逐步发展壮大,带动村民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工作组还积极联系农业水产项目大力扶持养殖产业,为曹天湾水库免费放鱼苗5万尾;2017年,工作组重点打造三家馆村红薯种植产业,全村共有159户贫困户参与红薯种植,总面积达518.5亩。

市教育局驻村帮扶工作组真心实意的付出赢得了村民们的认可,一张张感激的笑脸和一个个竖起的大拇指是对驻村帮扶工作最大的点赞,工作组员们与乡亲们血脉相融、心手相助、共谋发展的事迹将永远印刻在三家馆村的青山绿水间。

--> 2018-10-10 ——市教育局驻村帮扶工作侧记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5778.html 1 涓涓细流润民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