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文 通讯员 赵舶帆
通往慈利县大峡谷景区的必经公路旁,有一栋黄色外墙的“黄家湾客栈”,客栈今年4月份营业,由于临近景区地理位置优越,加之客栈特色设计和客栈老板的诚信经营,客栈生意红红火火。
黄启成,是“黄家湾客栈”的老板,也是大峡谷村土生土长的村民,已到知天命年龄的他毅然放弃了湖南远大集团高级工程师月薪过万的工作,回到家乡创业。用他的话来说,人总要搏一搏,如今,他带动了十来个亲戚就业,家族和睦,钱有结余,他甚是满足。
黄启成是大峡谷村脱贫之变的一个缩影,在大峡谷村因旅游辐射带动建起了一大批高档酒店、特色客栈、当地民宿,为贫困村民打开了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
如果旅游是带动当地村民脱贫的舞台,那么市政府办驻村帮扶工作队是不可或缺的幕后。自2017年进驻以来,驻村帮扶工作队用足迹丈量这片土地,用心血浇灌这里的脱贫之路,2016年底该村村民人均纯收入2860元,预计今年年底人均纯收入有望达到5900元。
基础先行,让村子美起来
自大峡谷玻璃桥建成后,大峡谷景区已成为了享誉中外的金字招牌。如何把丰富的旅游资源转变成经济优势,让旅游助推扶贫攻坚,一直是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一班人思考的问题。
“要充分发挥大峡谷村的区位优势,依托核心景区,拓展乡村旅游,致力打造全国山地休闲养生度假旅游名村。”大峡谷村驻村第一书记袁和平说,基础设施要走在前面。
三官寺有句广为流传的话:“有女不嫁吴王坡,半夜起来挑水喝”、“挑起箩筐上株垭,好汉都怕绊倒哒”,可见大峡谷村的贫困程度之深。驻村帮扶工作队深知,改变村里的面貌必须抓建设,抓好建设最难的就是资金。为此,驻村帮扶工作队见缝插针汇报,一门心思筹资,为该村争取了2000多万元的建设资金,确保了基础建设的顺利推进。
“从前靠天喝水,现在自来水通到每家每户。”看着哗哗流淌的山泉水,村民徐光华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来到现已建成吴王坡片区水厂,看着这里蓄水池、引水管网、提水设施、配水管网一应俱全,记者无法想象这么庞大的工程是如何建在山顶上的。袁和平说,水厂的建设经过了多番周折。由于当时吴王坡片区没有任何的水源,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一同跋山涉水,考察了周边所有地区。最后工作队从相距6公里的江垭镇引水过来,给了吴王坡片区居民甘甜可口的水源。
自驻村帮扶工作队进驻以来,投资489万元水厂只是已完成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一,全村新增设变压器12台,电网改造已全面完成;投资599.85万元的20.6公里村组道路路基已验收结算,水泥路面硬化正在组织实施;普九义务教育无辍学情况,城乡居民医保、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100%;村综合服务平台已完成平台主体、周转房、广场、戏台、水沟等建设,其他附属设施正在完善中。
“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起来了,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创业的越来越多,人气旺了,村子才能富起来。”袁和平说。
产业带动,让村民富起来
“黄家湾客栈”“曹家大院”......在大峡谷村,一家家客栈让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前来大峡谷景区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接踵而至,如何让游客玩的好留得住才是目前大峡谷景区亟需解决的问题。“玩”最主要的是景区和周边的相关设施配套完善,“留”是要让游客有留下来的因素。袁和平告诉记者,围着大峡谷景区及周边村居的水电路,除了已修建完成的20.6公里公路,保证了景区基本通行,现在正在修建7.91公里产业大道,专门为旅游发展服务,预计今年年底可交付。
张家界大峡谷旅游景区管理有限公司行政部副经理、扶贫专干刘宗林介绍,大峡谷景区是大峡谷村的一个龙头企业,全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300多人,贫困户长期都在外面打工,常年累月在外面照顾不到家庭,特别是留守儿童。因为大峡谷景区所处的位置在大峡谷村,所以对当地的村民提供了一些就业上面的优惠政策,比如说景区的一些工作岗位,只要村民能够满足条件,达到任职要求,都优先录用,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同时,大峡谷村通过旅游资源、土地流转和旅游商铺出租等收入分成。2017年每位贫困人口获得商铺分红604.8元,今年预计分红千元以上。
项目建设,让村民乐起来
“这几年,随着大峡谷景区知名度的提高,依靠发展乡村旅游,村里的变化特别大,基础设施越来越好,大家的收入也越来越高。”谈起这几年的变化,村民何海琼乐呵呵地说。
新修产业大道7.91公里连接张清公路至大峡谷玻璃桥东看台,引进明乾集团公司建设峡谷柔情旅游产业项目,“万亩观赏经济林”“峡谷风光田园综合体”项目均已完成规划设计……
袁和平告诉记者,作为一个村居,招商引资十分困难,大笔资金和大型项目更是天方夜谭,但大峡谷村完成华丽的转身,这些投资金额超过五个亿的大项目,已经提上了议程,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未来的大峡谷村,是以大峡谷景区为核心,打造休闲度假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大峡谷村的计划,不仅仅服务好张家界旅游“三星拱月”,更多的是想通过旅游带动全部脱贫,成为脱贫攻坚的一个样本,让张家界、湖南乃至全中国都知道“大峡谷村脱贫之变”这个脱贫样本。
市政府副秘书长、大峡谷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王兆业说,驻村帮扶时间到2020年就结束了,我们还是想留下一支永远不撤走的工作队,把规划的思路长期发展下去,让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