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18年09月29日

初心不改系民生

——桑植县社会事业发展综述

新建成的桑植县社会福利中心

四方溪响水洞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桑植朱家台保障房一角 李维跃 摄

城市交融 李维跃 摄

本报记者 滕子伟 通讯员 向国军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桑植县委、县政府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着力推进城乡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的统筹协调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硕果。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随着人们对公平教育、优质教育的期盼日益增强,对越来越多的家庭来说,把子女培养成才,就是最大的民生。

2017年9月1日,总投资1.8亿元,占地81.88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可容纳60个班3000名学生的桑植县思源实验学校,迎来了首批一至七年级2000多名学生入学。思源实验学校的建成开学,有效缓解了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

“消除大班额,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桑植县副县长王茂蓉告诉记者。桑植县政府专门印发了《桑植县2018年消除义务教育超大班额工作方案》和《桑植县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对2018年消除超大班额和2018年—2020年消除大班额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目前,桑植县已计划投入化解大班额专项资金190万元,对城区澧源中学、十一学校、澧源镇中学、一小、二小等5所学校的教学楼、课桌椅等进行维修、添置,通过挖潜完成2018年秋季超大班消除任务。

同时,桑植县还启动了山村幼儿园建设,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签署“山村幼儿园计划”合作协议,在全县18个乡镇建立50所山村幼儿园。目前,已完成50名山村幼儿园志愿者招募和集中培训及跟岗实习工作,正在制定山村幼儿园桌椅、教玩具、多媒体等设施设备配置、采购计划。

通过保基本、补短板,桑植县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如今,无论是偏远的山区,还是城镇,最美的建筑往往是学校。在红旗飘扬的地方,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一所所学校展露新颜,一张张笑脸阳光灿烂。

■着力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民生工程成效显著

近年来,桑植县社会保障制度向着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向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全面建成,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和经办管理整合,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这些政策的实施,让百姓生活更有保障。

不仅如此,桑植县还将全面落实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扎实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随着社保体系日益完善,一大批“民心工程”陆续实施,让百姓广泛受益。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2018年9月20日,长沙市雨花经开区联手比亚迪、伟创力、蓝思科技等企业来到桑植县开展“同筑幸福梦、携手奔小康”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招聘会现场人声鼎沸,求职者们争相询问招工条件、工作性质及岗位薪酬等问题,招聘单位工作人员则耐心解答。家住县城的杨大哥以前是比亚迪公司的小时工,因家中有事临时离职,如今看到比亚迪公司的招聘信息,他决定重回比亚迪公司上班。据了解,活动当天有255人达成了就业意向。

2018年全县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全年任务数3900人,目前已完成3218人;全年贫困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1400人,目前已完成1210人。1-6月份,组织开展了“就业扶贫惠民生,春风行动促发展”主题活动,促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活动期间在民歌广场、官地坪、马合口共举办农民工专场招聘会3场次,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1814人,其中农村贫困劳动力505人。

促进就业、强化保障、改善民生,筑牢桑植县社会稳定之基、提升百姓幸福指数,桑植县始终坚持以群众所需、所愿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促就业、强保障、惠民生,为推动桑植经济快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贡献,向全县人民群众递交了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

■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

今年70岁的胡金浓是桑植县洪家关乡洪家关村人,因脑膜炎复发入住桑植县民族中医院感染科。住院14天,花费5.3万多元,使用城乡居民“一站式”结算报销46120元。“我感觉报销的比例年年都在提高,而且办理方便,不用到处跑。”胡金浓的家人告诉记者。

胡金浓享受到这样的医保待遇,得益于桑植县在医疗保障体系上的新突破。从2016年起,桑植县从完善医疗救助体系、改进结算方式入手,在全省率先搭建起“五重医疗保障”体系,推行医疗结算“一站式”服务,有效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将医保、民政、财政、扶贫、保险等部门的救助政策放到一个“篮子”里,搭建起“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商业保险、民政医疗救助、财政兜底”的“五重医疗保障”体系,再将五项救助政策融入到医保系统当中,对贫困患者实行“一站式”结算,患者出院时即可在医保结算窗口一次性完成五重救助。不让人民群众到各个部门跑路,使“五重医疗保障”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2018年上半年,通过“一站式”结算享受“五重医疗保障”制度的建档立卡贫困患者有7841人次,救助资金支出总额4448万元(其中医保基金3273万元、大病保险180万元、商业保险122万元、民政救助589万元、财政兜底284万元)。

近年来,桑植县坚持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为重点,以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依托,不断加强和完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强化督导考核。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效显著、特色彰显,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

翻看桑植县医疗卫生近几年的工作报告,几组沉甸甸的数据引人注目:

近年来,桑植县完成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87个总投资近10亿元。截至目前,县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县中医院整体搬迁、县民族中医院中医骨伤科大楼建设等项目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15个乡镇卫生院的业务用房项目和7个乡镇卫生院周转宿舍项目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村级卫生室建设已完成119个,在建141个,2018年底全面完成。县人民医院投资5595万元,合理添置放疗、介入等医疗设备。县中医院投资7300万元,建立了高标准、高配置的层流手术室、重症医学科(ICU),添置了先进的等离子电切镜系统、腹腔镜等设备。乡镇卫生院添置彩超、DR、全自动生化仪“三大件”13台。为乡镇卫生院配备医疗急救车15台和车载急救医疗设备,添置多台 DR及全自动生化仪及彩超,为实现及时、有效抢救农村急、危、重症患者提供保障。同时,进一步大力推进全市卫生系统信息化互联互通建设,累计投资3千余万元为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配备电脑等设备,以县为单位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一个个枯燥的数据,落到百姓的生活里,就是一句句暖心的感慨 :“现在看病真方便”“没想到咱们的医院越来越好”……悄然间,桑植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安心。

悠悠民生路,情暖众人心。一座城市的温暖不仅体现在居住环境优美、公共配套设施齐全上,更是包含于社会事业稳步上升、百姓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中。桑植,这片红色大地正焕发勃勃生机,让群众惠享福祉。

(未署名图片均由桑植县委宣传部提供)

--> 2018-09-29 ——桑植县社会事业发展综述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5313.html 1 初心不改系民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