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18年09月29日

小康路上阔步走

——桑植县脱贫攻坚纪实

茶基地

县委副书记、县长赵云海(右三)深入贫困村入户调研精准扶贫

蜂片检查 向佐荣 摄

产业扶贫结硕果

光伏发电

本报记者 吴献党 陈洁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贺龙元帅的故乡桑植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紧紧围绕“户脱贫、村退出、县摘帽”标准,紧靠“同推进、保基本、有重点、适兼顾、能满意”工作思路,突出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全面铺开、有序推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众所周知,桑植县是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联系县,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金秋时节,记者走进桑植,全景式地看到了桑植县脱贫攻坚全过程,多侧面、多层次地了解到桑植在打好这场战役中的许多细微之处,见证了共产党人带领老区人民朝着小康阔步前行的铿锵脚步。

桑植县共有贫困村124个(深度贫困村38个),贫困户29399户,贫困人口100446人。已累计脱贫16887户60809人,剩余贫困户12512户39637人。贫困发生率由24.5%降至9.5%。2018年拟脱贫1.9034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以下。已累计出列贫困村31个,2018年拟出列55个、2019年拟出列38个(深度贫困村)。

桑植县脱贫攻坚成效有目共睹,这是桑植县委、县政府的决策者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晶。到2020年,让全国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向全世界发出的政治宣言。作为革命老区的深度贫困县,桑植是张家界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打好打赢桑植脱贫攻坚战是一项政治任务。让桑植实现“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的总体目标,走上致富路,是桑植老区人民的热血期盼。

桑植县牢牢把握产业扶贫这个根本方向,坚持“四跟四走”,集中力量重点攻坚,实现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真正打造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目前,茶叶种植面积6.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8.1万亩,草本中药材种植面积2.3万亩,养殖蜜蜂8.05万箱,大鲵养殖量122.7万,烟叶种植面积3万亩。日前,桑植县专门出台了推进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四个一”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安排奖补资金2700万元,支持引导全县124个贫困村发展产业,实现“一村一基地、一户一产业、一家一就业、一人一技能”。目前已覆盖贫困人口达7.7万人,占建档立卡人口的77%,共有422家各类经营主体与7.3万贫困人口建立持续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产业实现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贫困村已达69个,已实现124个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全覆盖。

据记者了解,全县目前拥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50家,拥有种养专业合作社316家,家庭农场422家,成功创建2个省级示范园。“桑植蜂蜜”、“桑植白茶”、“桑植萝卜”等品牌建设初显成效。按照“一县一品”,着力打造“桑植白茶”主导产业,已有茶叶企业、合作社、大户等经营主体120余家,产量1500吨,综合总产值1.8亿元,带动建档立卡户6157户20735人。

同时,该县还开展了“产业扶贫·牵手百村”活动。开展贫困村对接经营主体集中签约活动,来自省市县7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个县外企业、23个县内龙头企业、17个县级主导产业及特色产业企业、16个电商企业及电商服务站点)、县级特色企业与桑植县92个贫困村集中签约,助力产业扶贫。在全县124个贫困村中,已实现84个贫困村与经营主体对接。已初步形成“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增强精准脱贫内生动力,助推精准脱贫。

桑植县的旅游扶贫也是一大亮点。全县共有旅游扶贫村42个,旅游扶贫村的贫困人口4610户15310人。该县紧紧抓住西线旅游开发的历史机遇,助推县域旅游新局面。重点围绕“一圈两线”布局乡村旅游,目前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实施9个县定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引进了张家界魅力旅投、康庄田园、天一国旅、张家界景界公司等市场主体进驻乡村旅游村开展旅游投资建设。截至2018年8月30日,全县共接待游客381.56万人次,同比增长13.07%;实现旅游总收入19.24亿元,同比增长16.11%。

桑植县电商扶贫也深得民心。桑植县是“电子商务进农村国家级示范县”、“湖南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省级示范县”。通过了实施“二园一心一站”电商扶贫工程,建立1个电子商务产业园、1个电商物流园、1个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48个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实现了124个贫困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全覆盖。目前,“二园一心”已建成,已累计完成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84个(贫困村60个),2018年在建贫困村农村电商服务站点64个。直接对接建档立卡贫困户1480户5180人。有电商企业19家,主要电商平台为微信、淘宝(直播)、京东、阿里巴巴、兴农扶贫网、邮了购、众扶众帮等,销售产品主要为茶叶、中药材、蔬菜、蜜蜂、大鲵、腊肉、时令性生鲜水果、农副产品等达260个产品。今年,开展6次大型主题活动,2017年销售农产品4132万元,2018年已销售5281万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10%以上。累计服务建档立卡贫困户2万余人次,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销售农产品2000多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增收1000余元。

桑植县光伏扶贫初见收益。共建36个光伏项目,涉及20个乡镇35个贫困村,装机共计2615千瓦。现已建成并网发电34个,截至2018年8月23日,已统计发电量为41.1万kw/h,收益36.1万元。

记者又深入到桑植县金融扶贫、就业扶贫、生态补偿脱贫、异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兜底脱贫等领域采访,每一项扶贫工作都做得扎实,成绩可圈可点。最能体现桑植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成效的是扶贫方案的设计,为落实精准施策、产业为先,他们探索创新精准脱贫思路,无论是县委、县政府的顶层设计,还是基层组织和干部的执行实施,都充分体现了以老区人民群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扶贫这一领域,无论产业、医疗、教育还是机制方面,都筑起了“防火墙”,构筑了桑植脱贫攻坚的坚强堡垒。他们下苦功、出大力、流大汗、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脱贫攻坚“老区精神”,在这块热土上、这方干部群众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正如桑植县委书记刘卫兵所说:“桑植的这场脱贫攻坚战之所以能够取得阶段性胜利,是因为我们的党员干部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是用汗水乃至生命换来的。”

桑植人民找到了脱贫攻坚的办法、措施,推出了许多创造、创新成果,大山里的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回报。

(未署名图片均由桑植县人民政府提供)

--> 2018-09-29 ——桑植县脱贫攻坚纪实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5311.html 1 小康路上阔步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