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18年09月29日

帅乡党旗红又红

——桑植县基层党建工作纪实

2018年3月2日,桑植县委书记刘卫兵(右三)到龙潭坪镇四方溪村调研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及电子商务工作

马合口白族乡梭子丘村党员群众讲习所

学唱一首红色歌曲、瞻仰一次革命先烈、体验一次红军生活、接受一次革命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刘家寺村农村综合服务平台

本报记者 吴献党 通讯员 伍梦希

玉龙湖鱼儿欢唱,岗儿栋硕果满园,巷家台玉竹入画,银子岗贡米飘香……金桂盛开季节,记者走进桑植县马合口白族乡梭子丘村,一幅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映入眼帘。梭子丘只是桑植县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升级工程的一个缩影,在该县随处可见党员干部们高举党旗,把基层党建抓在项目一线、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以抓党建促各项工作推进、促各行各业发展的大格局正日益成形。

■高位引领推动,在压实责任中体现政治担当

刘家坪白族乡作为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以前只有一座长征出发地纪念碑,来往参观的游客寥寥可数。现在,规模宏大的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如火如荼。

“刘家坪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在这里建成党性教育基地,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要求,也是我县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的一部分。”桑植县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陈瑞告诉记者,“党性教育基地建成后,我们将主动对接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的重要培训,立足张家界红色资源,使桑植成为革命教育、民俗文化传播‘基地’,既辐射全省,又影响全国。”

刘家坪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离不开科学完善的工作谋划。年初,该县根据实际对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科学调整,并下发《2018年四大家党员领导班子成员基层党支部联系点的通知》,将24名四大家党员领导干部科学分派到49个基层党组织进行联络指导,确保各乡镇、行业系统的党建工作都有县级领导联点指导,形成县委领导、组织部门主抓,各单位协调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

此外,该县完善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主线,“四力”工程建设为抓手,深化党建“五项工程”促脱贫攻坚为重点的“145”党建行动体系,按照“月提示、季督查、年述职”的要求,定期调度工作重点项目,让各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抓党建心中有数,解决问题有章可循,为基层党建提质升级提供可靠的组织制度保障。

■注重落细落小,在逐步规范中推动提质升级

凉水口镇李家庄村多次被评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村里各项工作都名列前茅,特别是在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方面,得到了市委组织部的高度评价。近年来,该村“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制度逐渐完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增强,为桑植县各级党组织打造了一个争先创优的活样板。

李家庄村村支两委在抓自身建设下大力气的同时,更是在“乡村振兴”上卯足了干劲,一位党员谈道,“这两年,村里面开会定了村规民约,我们党员还带头签了《不违规赈酒承诺书》,大家都很支持!”围绕矛盾纠纷、环境卫生、移风易俗等重点工作,该村制定了一系列村规民约,并通过兴建法治文化广场、开办家庭教育学校、改建卫生室为百姓提供场所操办婚丧事宜等,组织党员干部为村民提供一站式、多样化、个性化的精准服务,在逐步规范中推动提质升级。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李家庄村展现出来的勃勃生机,正是源自将党建工作落到细微之处。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从来都不是“高空作业”,只有抓细抓小、项项累积,才能久久为功。为此,桑植县针对基层党建工作重点项主动出击,推出了7条主题党日精品路线,为党支部开展活动提供便利,稳固活动成效;出台了以“10+4+N”为主要内容的制度上墙体系,为党员活动室提供统一规范标准;全面推行农村“135”治理模式,着力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积极整合涉农和专项资金3750万元作为资本金,撬动贷款1.9亿元投入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让321个建设点如期完成提质升级工作……真正在落细落小中推动基层党建不断向好,有序开展。

■突出党建领航,在探索创新中打造示范品牌

“帮钱帮物,不如帮建一个好支部,以组织力提升为重点的党支部‘五化’建设工作,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组织工作的‘重头戏’!”桑植县委组织部党建工作负责人于兴国谈到,“我们对接省、市具体要求,创新采取量化评分、评星晋级的方式,在全县机关企事业创新实施党支部“五化五星”管理办法,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效。”该县通过科学打分将各机关企事业支部评为一星至五星,对达到四星及以上的党支部进行表彰奖励,对两星及以下的党支部及时提醒,督促抓整改提高,力争在3年内三星党支部达100%,并打造一批四星、五星支部,以点带面,促进全县党支部“五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2018年9月18日,桑植县“淬火整训班”正式开班,对26名评定为“不称职”的村(居)干部实行“回炉锻造”。于兴国告诉记者,“这次整训班主要围绕《不忘初心,做一名合格的村干部》、参观考察先进典型村、学习基层党组织工作案例等方面开展,整训结束前我们还会进行一次测试,并把测试成绩和日常表现作为干部能否复职的重要依据。”据悉,该县出台了《不称职村(社区)干部“停职教育”暂行办法》,对党性不强、履职不力、素质不高的村干部进行停职处理,并安排集中封闭整训,对于整训后达不到复职条件的村干部予以组织调整或劝退处理,通过反向激励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原生动力。

今年,桑植县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拟定了“十大党建品牌”的创新思路,推出了一系列“制度干货”。举办“红色智汇”论坛,以角色扮演、案例分析、问题探讨等形式搭建党务工作者能力提升平台;打造党建“指尖”新模式,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党建工作处理便捷化、跟踪实时化;在洪家关白族乡推出接受一次现场革命传统教育、体验一次民俗文化、听一堂红色主题党课、体验一次红军生活的“四个一”党性锻炼等等。该县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打出基层党建创新品牌“组合拳”,走出了一条具有桑植特色的基层党建新路子。

■聚焦脱贫攻坚,在党建领航中催生发展动力

“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在整合各项资源助力精准扶贫中,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尤为重要,桑植县按照“一增一减”基本要求,以实现“三升一降”为目标,圆满完成了换届任务,7个城市社区工作力量得到普遍加强,人数较换届前增加27.7%,291个行政村(居)村干部较换届前减少21.4%;在新一届村(居)两委”中开展“新班子、新气象、新作为”百日行动,累计为民办实事1200余件,将村干部基本报酬上调44.3%,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筑牢了一线堡垒。

在建强基层党组织的同时,聚焦“乡村振兴”新形势新需求,打破传统党组织设置模式,在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28个,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不断涌现,村级党组织书记和其他村干部带头创办或领办产业项目108个、专业合作社62个,1.87万名贫困户拥有了1亩庭院经济园的家庭产业,平均每户年增收2000元以上。党旗飘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形象亮在产业链的“四链”模式在该县正逐步形成。

推行“党建+”模式,是桑植县党建扶贫领航中催生发展动力的一大亮点,放眼全县,芙蓉桥白族乡合群村推行了“党建+产业扶贫”模式,实行“一党小组联抓一产业”,党小组带富作用得到明显发挥,该村2000多亩产业基地,已成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保证贫困户增收脱贫、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马合口白族乡梭子丘村推行“党建+文化旅游扶贫”模式,今年来先后接待党建、扶贫考察学习、采风与观光旅游团达12000人次。为推介本土白族文化和推进脱贫攻坚打造样板示范的同时,为当地群众致富增收探索出一条新路子;陈家河镇积极探索实行“党员+”模式,组织党员开展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献爱心等活动,通过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带动群众,切实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该镇尽早打赢脱贫攻坚战、稳步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今年来,该县先后整合110个帮扶单位选派124个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476名驻村帮扶工作队员,进驻贫困村抓党建强组织,精准选派75名科技特派员联点进驻93个贫困村,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力度进一步增强,39名高学历人才已扎根桑植……桑植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已呈现红旗漫卷态势,党建扶贫带领着老区人民群众步入了一个全新时代。

(图片均由桑植县委组织部提供)

--> 2018-09-29 ——桑植县基层党建工作纪实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5310.html 1 帅乡党旗红又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