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18年09月29日

筑梦路上写传奇 改革奋进铸辉煌

——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永定篇

区委书记祝云武(中)帮助农户收摘玉米

永定区委副书记、区长朱法栋(右)在西溪坪街道永定中学改扩建项目现场了解情况

■从闭塞的山区小县城到享誉国内外的知名旅游胜地,从单一的陆路交通到武陵山片区旅游交通枢纽,从落后的农业区县到“旅游带动绿色崛起”的复合新城,从全省贫困“山头”到争创全省旅游扶贫示范区,三十年间,永定区全区上下盯紧目标、抢抓机遇、汇聚力量,各项建设一路高歌猛进,展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永定速度”,书写了城市面貌华丽蜕变的“永定奇迹”。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迎来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建区三十年。

三十年来,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永定区历届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锐意改革、克难奋进、应对挑战、把握机遇,综合实力大步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产业发展日趋繁荣,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201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4.1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936万元,地方收入58978万元,财政收入质量居全省前列;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6.5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604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84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099元。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3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3.2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2.6亿元。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3.6%、13.9%、82.5%,分别拉动GDP增长0.3、1.2、7.3个百分点。

今天,作为旅游核心服务区的永定,实现了从基本解决温饱到决胜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谱写着新时代“旅游胜地梦全面小康梦”的华丽篇章。

1■“精美永定”开新篇

9月7日上午,来自全球11个国家的16名翼装飞行员从海拔1458米的天门山玉壶峰顶一跃而下,在奇峰险壑间进行竞速训练,吸引全球瞩目。

天门山景区不负盛名——2017年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

但造化神奇的巍巍天门,诗柔情纤的汤汤澧水,怎可能如此吝啬,仅给永定这点偏爱?

“百里画廊”茅岩河、“人间仙境”仙人溪,中国最大的土家吊脚楼群落王家坪镇石堰坪村……在在张家界市“三星拱月、月照三星”全域旅游大格局下,开始崭露头角。

“以国际视野、世界级标准打造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核心服务区。”永定区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把握张家界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核心服务区定位,深入实施“旅游带动、绿色崛起”战略,加快构建“一核两翼四带、三产融合发展”全域旅游产业格局。

“做精中心城区旅游服务核,做美天门山、七星山观光体验旅游区,做活茅岩河、天泉山休闲度假旅游区,做特民族村寨、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生态民宿4条覆盖全区258个乡村的旅游精品带,挖掘本土民俗文化,擦亮‘苏木绰’、元宵灯会等文化品牌,丰富全域旅游内涵。”永定区努力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天门山文化旅游产业园、西线茅岩河旅游区为两翼,以多条乡村旅游带为支撑”的“一核两翼多带”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2017年8月28日,总投资156亿元的七星山旅游项目奠基开工,将为世人拨开这座大山的神秘面纱。在以它为代表的一系列项目、措施推动下,“精美永定”已翻开新篇。

2017年,永定区旅游人次、旅游收入首破3000万人次、300亿元大关。2008年全区旅游收入只有20亿元,10年之后旅游收入达335亿元,增长15倍多,2018年有望突破350亿元。

2■“精彩永定”书奇迹

2018年10月,武陵山大道即将建成通车,这条双向六车道、连接市城区和武陵源景区的黄金通道的竣工,将又一次书写了永定区重点项目建设的奇迹!至此,张花高速已建成通车,荷花机场扩建工程完成,张桑高速、邢大公路建成通车,黔张常高铁有望2019年试运行。

险峻的山体中一条条隧道洞穿,幽深的山谷上一座座大桥飞跨,千年天堑变通途,一个个制约旅游发展的瓶颈被破除。

交通血脉畅通,气聚势来,一大批休闲旅游的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随之落户。大庸古城、七星山天空之城、宁邦国际广场、沙堤旅游特色商业区等重点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开工建设。

数据显示,2013-2017年,永定区共实施重点项目232个,完成投资315亿元,其中国家和省属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9亿元,市属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8亿元,区属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3亿元。

“投产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策划一批。”永定区委副书记、区长朱法栋说,未来5年,永定区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供给侧改革,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引擎,每年铺排100个以上国家和省、市、区重点项目,形成重大项目梯次推进格局,强力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换挡提速和人民生活改善。

永定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实施“旅游带动、绿色崛起”战略中全面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把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作为重大契机、重要政治任务,突出重点,坚持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保卫战、碧水守护战、净土攻坚战,扎实开展“五大行动”,着力推动产业绿色升级。

2017年,永定中心城区空气环境质量(AQI)优良天数达307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4.34%,澧水干流出入境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如今的永定区,随处可见的项目建设工地上,机器有序运转,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发展建设的喜悦,“撸起袖子加油干”信念深入人心。从红石林获批“国家石漠公园”,天门小学上榜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到沙堤郝坪村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沅古坪继王家坪成为湖南省美丽乡镇示范镇,再到马儿山成为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城乡建设突飞猛进、城乡管理规范有序、城乡环境整洁清爽、城乡功能日臻完善、城乡颜值大幅提升,永定区用精致“笔画”绘就了与绝版风景相匹配的国际精品旅游休闲城市,也为塑造绿色崛起的精彩样本打下坚实基础。

3■“精准永定”塑样本

2018年9月10日,在张家界莓茶产业发展论坛上,永定区人民政府与湖南农业大学签订莓茶产业发展(2018-2023年)战略合作协议,为张家界莓茶产业发展争取到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也为永定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赢得了又一大机遇。几年来,永定区莓茶产业已经成功带动山区4000多户农户脱贫,实现近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产业扶贫成为贫困山区快速脱贫、稳定致富的重要渠道。

永定区是省级贫困区,为尽早实现整区脱贫,该区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致力在精准上着力。2016年3月16日,一场脱贫攻坚誓师大会召开,3200名党员干部现场签订“军令状”,实行“区直单位联村、党员干部联户”,以“864”靶向结对帮扶方式:在职处级干部每人结对帮扶8户贫困户,科级干部每人结对帮扶6户贫困户,一般干部每人结对帮扶4户贫困户,一定5年不变,做到不脱贫、不脱钩。目前,全区有3128名党员干部与21540户贫困户“结亲戚”。

2017年,永定区直接用于民生支出达22亿,较上年增长12%,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7%;实现1.19万贫困人口脱贫,16个贫困村出列。

体现永定新担当,实现永定新作为。“永定区注重进一步坚定‘文化+全域旅游+精准扶贫’发展新模式,到2018年底,全区攻破贫困‘山头’,摘掉贫困县‘帽子’,在锦绣潇湘全域旅游基地建设中绘就‘永定样本’。”永定区委书记祝云武信心满怀地说,2018年永定区将争创全省旅游扶贫示范区,如期实现“户脱贫、村出列、区摘帽”目标。到2020年,我们还要实现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标,力争实现游客接待总量6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00亿元,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收入增加值稳定达到GDP比重的80%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忆往昔,豪情犹在;瞻未来,壮心不已!党的十九大的号召声声在耳,新的更加辉煌的历史长卷,正等待我们去挥洒绘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将继续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深入实施“对标提质、旅游强市”和“旅游带动、绿色崛起”战略,齐心协力,昂扬奋进,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发扬攻坚精神,为把永定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长江流域绿色发展先导区、武陵山片区改革开放新高地而不懈奋斗!

--> 2018-09-29 ——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永定篇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5289.html 1 筑梦路上写传奇 改革奋进铸辉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