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18年09月04日

敦谊小学的回顾

余宗宪 秦自云

敦谊实验小学曾先后被国家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文化部授予“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先进集体(1984),国家教育委员会、共青团中央、新闻出版署授予“先进集体”(1992),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1996-2000),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0),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2002)。教育部原总督学柳斌,国家教育部原基础教育司司长、副总督学王文湛,原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奠基人、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南国农教授曾来学校视察并为敦谊小学题字。

校名“敦谊”,取其“欲以敦厚友谊为善”之意。当时县城商贾中不少江西人,善作生意。江西会馆的首人李子涛、王义修、陈永道发起办学。校址设江西会馆处(河街万寿宫),第一任校长李子涛是县商会会长,从1922年至1929年下半年病故为止,任职八年,为敦谊开办元勋。1929年以后,在敦谊先后担任校长职务的是:陈永道、万介眉、杨献朝、毛友会、汤敬宗、丁超、张宏勋、胡大恂、田旭明、罗晴江、冯景莲、李佑伏(女)、陈昌平等。

1940年,丁超担任校长时,敦谊的声誉最高,影响最大。他是全国驰名教育家,南京燕子矶小学校长,是抗战期间避难来大庸讲学的,深得教育界人士仰慕,故公推他担任校长。他上任后,推行教育改革,学校更名为“实验小学”(敦谊、崇实、县立一小合并),为教育厅所重视。

敦谊小学初办时,只设两个初级班,有学生70多人,教师4人,以后逐步发展到有高级班,至民国三十年(1947年)已发展到12个班级,在校学生达500余人,期间还办过两次初中班。

敦谊的校舍是由万寿宫庙宇改建的,光线差,设备简陋,仪器标本挂图寥寥无几,但教学管理很严,高初级8个班都单级单式,每级配级主任一个,常年驻校,热心教育。学生成绩名列前三名者免交学费俸米。当时来敦谊求学的除县城子弟外,有来自天崇、北镇、北固、官尹、西庸、义安、西教、康中、武卫、东平等十一个乡村的,还有外藉学生入学,足见学校声誉之高。

敦谊的特色是办得活跃,重视文艺体育活动。民国三十六年校庆时,举行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晚会,笙歌妙舞,当时轰动全城。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学校还组织成立了“儿童县政府”(相当于今日学生会组织),下设学术科、体育科、卫生科、警卫科、游艺科、总务科,县长和科长都是学生选出来的品学兼优的学生。

敦谊小学从开办到1949年秋大庸解放时,共计28年。有22届高小毕业生共计千余人,其足迹遍布全国乃至海外。其中有商业部长、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范子瑜将军,有烈士钟善秋,有在美国讲学的医学博士田开惠,有在南京农学院任教授的田开涛,有在天津任总工程师的熊津州,有在海军司令部任职一度为海军司令肖劲光作秘书的吴廷仑大校,还在台湾的国民党将领李秉权,在香港运洋招商局任局长的田开鉴等人,更多的是在大庸各行各业工作或劳动。

1949年10月,大庸和平解放后,敦谊小学虽校址不变,但几易其名。曾改为大庸县第一完小、大庸县永定完小、永定镇完小、永定完小、澧水小学、沿河小学,1984年6月,正名为敦谊实验小学。

--> 2018-09-04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3661.html 1 敦谊小学的回顾 /enpproperty-->